国手对弈入酒庄,棋心沉醉谷盈仓;仁怀佳酿风前韵,赤壤高粱梦里香……
8月27日傍晚,参加2025全国围棋甲级联赛“仁怀红·高粱文化季”专场的黔鲁沪晋四队中十多名职业棋手和国手,在著名教头曹大元九段的带领下,来到赛场之外的仁怀酱香酒庄广场,体验一项别致的“非遗”活动——高粱归仓仪式,祈愿当地五谷丰登、人们生活美好。
高粱是酱香白酒的主要原料,在仁怀正值收获季节,“仁怀红·高粱文化季”系列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参加此次围甲联赛的棋手大腕云集,有四位世界冠军和九段高手,经过紧张的五个多小时比赛后,他们卸下戎装,放松心情,应邀参加了仁怀酱香酒庄举办的这次高粱归仓仪式。
黔鲁沪晋四队职业棋手参加高粱归仓仪式
看到这么多国手和大师对活动有兴致,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会长、仁怀酱酒集团董事长李武为大家讲解起仁怀糯高粱的特性。“相较其它地方的高粱,仁怀糯高粱的特点是粒小皮厚,特别耐蒸煮,加上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0%以上,单宁含量适中,特别适合酱香白酒‘12987’的酿造工艺要求。”
据悉,仁怀糯高粱是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种属下有包括红缨子在内300多个本土高粱品种,其中常用于酿酒的有10多个品种。在现场热烈的氛围中,棋手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收高粱的“手搓高粱”——从高粱穗上将高粱粒一粒粒脱粒下来。
“刚搓两下还觉得新鲜,时间稍长,手就疼了。”山东银丰队队员伊凌涛说。可以想象,以前没有脱粒机械的情况下,要纯手工把高粱粒从穗上搓下来是多不容易!当高粱归仓活动演绎启幕,曹大元九段和贵州仁怀酱香队教练陈盈捧起盛满仁怀糯高粱的升子,缓步走向贴着“丰”字的粮仓,将高粱缓缓倒入粮仓中……
高粱归仓仪式,始于《诗经·周颂》的传统农耕记忆。经过在赤水河流域地不断发展,现在已是仁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仁怀农民用有机的种植方式,种出了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再用它酿成了地理标志产品仁怀酱香酒。”据李武介绍,这是一个连接起一、二、三产业的好产业,不仅酿出了杯中美酒,给了消费者美生活的享受,更充实了当地老百姓的钱包。
棋手们体验手搓高粱感觉
仁怀酱酒集团董事长李武现场讲解
仁怀酱香队陈梓健八段、曹大元九段将高粱缓缓倒入粮仓
曹大元走下粮仓台阶,将升子交给下一位棋手,“来,你们也来体验一下吧!”。他说,“棋道”与“农道”是一脉相承的,都为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这背后承载的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与创造。广场上的其他棋手们,也一一捧着升子,神情严肃、步履端庄,依次走向粮仓……
“礼成,封仓!”随着活动主持人一声高呼,高粱归仓仪式圆满完成。“非遗”保护的根本是传承,而传承的目的又是利用。李武说,非遗活化的根本是利用,是让它们发挥经济和社会的双重价值。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酱粉”来体验这一“非遗”文化的韵味。
“高粱归仓仪式很有地方特色,仪式感很强。”亲身体验了高粱归仓仪式的上海清一队棋手邱禹然说。据说,这也符合“顺天应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职业棋手参观了解酱香白酒成产过程
活动结束后,国手们意犹未尽,有的又去参观酒庄的酱酒车间,进一步了解酱香白酒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大家为博大精深的酱香酒文化而惊叹,并从中悟出酿酒和下棋的相通之处。对此,曹大元深有体会。
“来到秀丽、优雅的仁怀酱香酒庄,人们无论下棋还是品酒,都蕴含着智慧、传承和品质,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身心愉悦和享受。”让我们在棋局对弈和推杯换盏之间,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