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走错路的刘镇湘
功德林内一贯是藏龙卧虎,就说刘镇湘吧,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恐怕都集中在了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在碾庄战役之中。
当时黄百韬被粟裕大军围困,已到山穷水尽之时了,第64军军长的刘镇湘,竟然挂满蒋介石颁发给他的勋章,嗷嗷叫着带头冲锋,对我军展开突围。奈何勋章再多也没用,最终他还是被生擒了,送入了功德林里……
所以,刘镇湘就成了功德林内,著名的“顽固分子”之一,虽比不过怒造“永动机”的黄维,但也算是有此一号的。那么刘镇湘自出道之时,就是如此顽固吗?非也非也……
须知,刘镇湘十八岁就考上黄埔军校第五期,二十一岁时又参加了“八一起义”,当时他是在叶挺的独立团中担任连长,因作战勇猛给受伤了,所以没有跟着部队转移,而是回到了家乡……
即,刘镇湘若没有脱离咱的队伍,且最终活下来的话,那么最起码也是会被授予少将军衔的,说不定还会跟着黄埔一期的老大哥陈赓,跑到功德林里,亲切看望当年的黄埔同窗。
只可惜造化弄人,刘镇湘最终却走错了路,这才变成了功德林内的顽固分子,并对那些积极改造,哪怕是稍微表现的好一些的“同学”们,进行各种打击。
据沈醉撰写的相关回忆录记载,在1956年刘镇湘在功德林内,玩出了一幕冲冠一怒为“马屁”的闹剧……
其二:“新生园地”惹得祸
看过《特赦1959》的人,恐怕都清楚在功德林内,设有一个板报墙,叫“新生园地”。这个可不是强迫的,而是功德林的同学们自发办起来的。主要功能是展现自己的才艺,当然更关键的是展现自己的学习、改造成果啥的。
“新生园地”这四个大字,出自原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庞镜塘。此人堪称书法一绝,尤其擅长小篆。
这里解释一下小篆,这种字体来自于秦朝,由李斯改良和简化了大篆后形成的,一般人是看不懂的。所以用“一般人看不懂”的小篆写题头,是自解放以来破天荒的事。所谓“才艺”嘛,只能这么理解了!
庞镜塘这一出手,立马引发了文强的不服,他也曾参加过八一起义,奈何也是造化弄人进了功德林——文强写了一手漂亮的正楷,也贡献了八个大字“改恶从善、前途光明”!
就这样“新生园地”正式开办,以待其他功德林同学填充内容!但哪料刘镇湘看到后,却气得鼻子都要歪了——好啊,你们一个个的世受国恩,本该英勇不屈,却做出这等软骨头的事,真是气煞吾也……
于是刘镇湘就开始跟这个“新生园地”叫板了,果然很快机会就来了!
话说一天,功德林内的学习委员王耀武露了一手,在上面画了一幅画。只见正中有一匹枣红色的奔马,在马上则端坐一名身着绿色军装的解放军战士,他高举着红旗,迎风飘动……
很快这幅画,就引起了不少同学的赞叹,没想到咱王佐公,打仗拿手,当官拿手,连画画也这么拿手,尤其是这意境……这个意境,还是不要谈了,毕竟已经有不少的同学,正在怒目此画呢!
不过文强和邱行湘,却显然是认可王耀武这画的。于是文强再次出手,在画的左面加上了几朵梅花。
邱行湘则在右面,画上了几朵牡丹——必须要说明一下,邱行湘画得不咋样,毕竟他是功德林内的有名的“力气担当”,卖力气的事从来都是冲在前面的,但作画这事的确有点勉为其难了。
无论怎样吧,反正这幅画一时成了功德林内的焦点,同学们围着,看着,评论着,当然也有怒目而视的,甚至仰天长叹,低头就走的。
毕竟王耀武的名号那是响当当,且更要命的是如今人家还是学习委员,堪称在功德林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跟他叫板作对?那不找不自在吗,瞅瞅,连号称顽固分子之一的文强,都在锦上添花呢……
其三:杜聿明一来,立马就认怂了
但有人却不服?谁,正是刘镇湘!他早就看到这画了,之所以一直忍而不发,就是在等一个时机,眼见如今人越围越多,刘镇湘就认为,该自己出手了!
于是刘镇湘就走了过去,站在那幅画前,突然举起手对着那马屁股,就“啪啪啪”的拍了起来、然后环视四周的同学,一副“看懂了没”的表情——那么人们看懂了吗?
当然都能看懂啊,凡来这里的都是人精的,不是人精你想入功德林,人家也不要对不对。这明显是讥讽王耀武、文强、邱行湘等人在拍马屁!
王耀武那么大的人物,又是那么大“干部”,自然不好发作了。可文强和邱行湘岂能惯着你刘镇湘,立马就炸了,开始怒斥刘镇湘,有话你明说,别给我玩这一套,这亏得是在功德林内,若换个地方早就揍你了!
刘镇湘也不含糊,反唇相讥。得,这下就又引来了宋希濂和廖耀湘,为何他俩也来了?盖因这哥俩都担任着“新生园地”的“理论学习专栏编辑”,岂能容你个小小的军长刘镇湘,在此“踹窝子”?
奈何人家刘镇湘是黄百韬的手下,自然也就不认宋希濂和廖耀湘是哪根葱了,就又回怼了回去,以至于都说出了:“把你们搞墙报人都叫来,我也不怕!”
这下更热闹了,人越聚越多,有指责刘镇湘的,有给刘镇湘喊好的,还有纯属跑来吃瓜的。
这事很快就又惊动了功德林内的管理人员,但哪怕人都来了,却也是站在外面看着,根本就没有管的意思,为何?
很简单,这是功德林同学内部的事,还是要依靠他们自己解决,只要你们不动手打架就成。
关键时刻,沈醉看见有一人慢悠悠走了过来,脸上毫无表情,谁,正是杜聿明!
而刘镇湘却只看到了功德林的管理人员,立马精神气倍增,挑衅的又提高了嗓门大喊着:“来啊,把你们搞墙报人都叫来,我也不怕!”
这一下杜聿明就怒了,分开众人走到刘镇湘面前,一声大喝:“你再说一遍!怕不怕是小事,对不对是大事。你今天就不对!大家搞新生园地小墙报,那是好意,你为什么要说这是拍马屁!”
再看刘镇湘立马就认怂了——为何?因为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是他顶头上司黄百韬的顶头上司,刘镇湘跟杜聿明一比,中间还隔着两级呢。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两级就更让刘镇湘难以抬头 ,自然就只能认怂!
这一幕被沈醉看在眼里,同时他又看向功德林管理人员,也都对杜聿明投以赞许目光,那意思仿佛是说:这位蒋介石的爱将的确不简单,哪怕都到功德林里来了,也俨然是一派老大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