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3年来民意大逆转,乌克兰仅24%想打,为何对华态度几乎未变?
创始人
2025-08-20 12:24:41
0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人民的情绪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最初,大家热血沸腾,纷纷喊着要胜利;如今,情绪已大大冷却,更多的声音呼吁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寻求和平。这种强烈的反差,折射出了战争给乌克兰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

2023年8月7日,美国盖洛普公司在乌克兰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随机访问了1000名15岁以上的受访者。调查结果显示,24%的人依然支持继续战争,直至彻底胜利;而69%的人则渴望尽快坐到谈判桌上,结束这场冲突。相比之下,2022年的调查结果完全不同,当时有73%的人支持继续战斗,只有22%的人希望谈判。显而易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代价开始显现,更多的人选择了理性和平。

在基辅,街头的情形也反映了这种转变。有人在墙上写道:“我尽量不在街上走动,这样就不会收到征兵通知。”路口的警察和军人逐渐开始检查证件,目标明确:适龄的男性。征召令像雪片一样从窗口塞进来,递到行人手中。有人被拦下,低声请求推迟报到:“家里有事,能不能晚几天去?”对方只是冷冷回应:“按流程办。”

随着征兵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压力。2024年底,征兵的新规定将最低年龄从27岁下调至25岁,且服役期限也大大延长。利沃夫的广场和第聂伯罗的街头,围绕征兵的争执和冲突逐渐增多。许多视频被拍摄并上传网络,短短几秒钟的画面,评论区一夜之间被挤爆。年轻人谈论假体检、向征兵官行贿、逃避征兵的方法,甚至考虑移民。他们并非不爱国,而是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家里若有年轻男子,日子总是悬在空中,谁也不知下一个会是谁。这种悬而未决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让人感到疲惫和无力。

在战场之外,乌克兰民众的心理压力同样在加剧。根据2025年的民调,68%的乌克兰人认为战争不可能在2026年底之前结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一年内会停战。人们不再抱有情绪上的盲目希望,而是更加关注现实的条件。战线没有决定性的突破,外交局势也未出现关键转机,和平的希望存在,但能否实现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前线的情形也呈现出两极化的局面。在顿涅茨克附近,一名乌军士兵匿名发帖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他和战友进了一家杂货店,店内的顾客安静地买面包、喝咖啡、刷手机,似乎与战争毫不相关。他注意到那些目光中没有仇恨,也没有热情,更多的是一种无力和疲惫。店里的人显然不再愿意与军人发生任何接触,战争的阴影似乎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悄然蔓延。

在政治层面,乌克兰的领导层同样遭遇了信任危机。2023年7月,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让许多人感到震惊。总统泽连斯基的信任度,从2023年5月的74%降至58%。民众普遍认为,泽连斯基削弱了反腐力量,忽视了公众的意见。今年7月,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法案,取消了两家独立反腐机构的调查和起诉权。法案通过后的几小时内,总统签字生效,并立即生效,导致全国多个城市爆发抗议活动,街头上人们举着标语,高声喊叫,情绪激烈。这些抗议并非不支持国家,而是人们不再愿意盲目地将一切权力交给政府。

乌克兰的外部支持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2022年,乌克兰民众对美国抱有极高的期待,66%的人支持美国的领导角色。然而到了2025年,只有16%的人支持美国,反对的比例激增至73%。援助延迟,言辞反复,外交声明逐渐变得空洞。在这种背景下,德国的形象则有所回升。虽然德国早期行动缓慢,受到了不少批评,但后来其在军事和人道援助方面的支持逐步增加,获得了更多民众的认可。盖洛普的调查数据显示,63%的乌克兰人开始认可德国的角色,首次超过了美国。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更是直白地表示:“美国的演讲能填满新闻,德国的卡车能填满仓库。”对比之下,前线的士兵更看重实际的援助,而非遥远的口头承诺。

至于中国,虽然态度保持冷静,但并不冷漠。2025年的调查显示,只有8%的乌克兰人对中国持正面看法,这一比例与2022年相近,几乎没有变化。中国的立场虽然不直接介入,但由于这种中立,乌克兰民众对中国的态度既没有强烈的期待,也没有深刻的反感。在西方支持的变动中,这种稳定反而为中国在乌克兰社会中提供了一定的存在感。

在过去的三年里,乌克兰社会经历了明显的情绪变化。2022年,几乎全体民众都为战争鼓舞士气,战斗的意志压倒一切;到了2024年,征兵扩面,家庭压力剧增;而到了2025年,信任的丧失和对政府的质疑逐渐显现,民众呼吁谈判的声音日渐高涨。从基辅的墙壁,到利沃夫的街头,再到顿涅茨克的商店,再到议会的大厅,乌克兰人身处不同地点,面对着不同的压力,表现出了同样的疲惫与渴望:要和平,但绝不是任何条件都可以接受;愿意谈判,但底线必须明确。

对于未来,民众的预期也趋于悲观。大多数人认为短期内战争不会结束,这与“支持谈判”的立场并不冲突。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推动了人们对谈判的迫切需求。无论是找到一个止损机制,还是明确战争的成本,能让那些愿意承担后果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付出什么,这总比无休止的等待要强。

乌克兰社会的情绪轨迹可以概括为三次转变:第一年,勇气和信念充盈每个角落;第二年,代价逐渐显现,现实让人开始质疑;第三年,理性逐渐占据主导,民众对战争的态度愈加理性。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些情感的变化,就不会简单地将民意的转变看作是“恐惧”或“屈服”。战争的进程并非纸面上的数据,而是由无数个普通人的选择所推动:有的选择躲避,有的选择抗争,有的选择等待,有的选择谈判。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国安点球未判,球迷高呼“黑哨!... 国安点球未判,球迷高呼“黑哨!裁判SB”
不满球队近期表现 工体北看台国... 不满球队近期表现 工体北看台国安球迷静默
没守住比分的原因?拜合拉木:换... 没守住比分的原因?拜合拉木:换上来的人不是特别想踢
18世界杯冠军成员拉米在二选一... 在成为法甲新频道 Ligue 1+ 的评论员后,2018年世界杯冠军成员拉米延续其一贯的风格。 ...
双江与东喝茶茶叶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双江与东喝茶茶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贤东,注册资本18万人民币,经营...
赛后生气的原因?有武汉球迷用大... 赛后生气的原因?有武汉球迷用大喇叭高喊“邓卓翔换人啦”
原创 马... 前言 随着时间来到2025年,有关买房的话题又开始热闹起来。 只因相比于最高峰,现在小城市3折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