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逐渐浓郁,白宫又双叒叕挥起了关税大棒——这次对准的是印度买
俄罗斯石油的“钱袋子”。特朗普政府一边嚷嚷着“印度买俄油就是资助战争”,一边对印度进口俄油加征25%关税,还放狠话要涨到100%。可转头看中国,同样的俄油买卖,美国却连个“警告”都小心翼翼。这场看似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怎么成了中印不同的“反射镜”?
美国“看人下菜碟”:对中国软,对印度狠
美国这波操作,活脱脱是“看人下菜碟”的典型。俄罗斯石油出口,中印是两大“金主”——中国一年买1.07亿吨,占俄油出口的42%;印度买7000万吨,占28%。按理说,制裁该“一碗水端平”,可美国偏不:
对中国,雷声大雨点小。美国早想对中国进口俄油下手,但真动起手来却怂了。2023年加征关税后,中国反手用稀土卡住美国F-35战机生产链,白宫立马服软,给部分企业发“豁免配额”。为啥?因为中国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精加工,美国军工企业离了这口“氧气”就得瘫痪。制裁中国,等于制裁自己。
对印度,则是往死里整。为什么跟中国不一样的待遇,因为印度没这筹码。美国直接把关税威胁和美印贸易谈判挂钩,甚至放话“不买美国油就制裁”。印度石油部长普里嘴硬说“能随时换供应商”,可现实是:俄罗斯油比沙特便宜8美元/桶,印度炼油厂35%的原油依赖俄油。美国一挥关税大棒,印度立马慌了——7月刚宣布“暂停新订单”,8月国内柴油价格就暴涨12%,老百姓骂声一片。
通俗点说:美国制裁中国,像小孩挥拳头打铁板,疼的是自己;制裁印度,像大人揍小孩,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中印应对:一个稳如泰山,一个左右摇摆
面对制裁,中印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对比”:
中国是稳坐钓鱼台,军事经济双保险。中国买俄油,早就不是简单的买卖——人民币、卢布直接结算,绕开美元;中俄能源管道满负荷运转,输油量不降反增;更绝的是,7月底到8月初的中俄联合军演,舰队直接开到日本海至南海关键航道,给油轮“保驾护航”。美国敢动中国油轮?等于和中国海军硬刚。
印度左右摇摆,最后被“打脸”。印度一开始想玩“双面间谍”——国有油企暂停买俄油,私营企业偷偷通过迪拜“洗油”继续买。结果特朗普不按套路出牌,直接宣布8月1日加征关税。印度炼油厂慌了,紧急取消300万桶俄油订单,国内油价瞬间飙升。
通俗点说:中国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印度是“脚踩两只船,结果掉水里”。
美国霸权裂痕:制裁别人,疼的是自己
美国这波制裁,看似威风,实则暴露三大致命伤:
盟友离心离德。欧盟能源部长联名警告:制裁俄油买家,全球油价能涨到150美元/桶,欧洲经济直接崩盘。沙特更直接:“欧佩克+不会为美国地缘政治买单。”连日本、韩国都慌了——炼油企业股价单日暴跌23%,生怕被美国“误伤”。
新兴大国崛起。中国用5G、电动汽车、量子计算机重塑全球产业链,美国制裁反而成了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新加坡燃料油期货价格因中俄军演护航预期逆势上涨,说明市场更信“中国牌”安全保障。
霸权成本高到离谱。美国为维持霸权,每年军费超8000亿美元,可制裁中印这种“硬骨头”,根本耗不起。就像萨克斯教授说的:“当美国用关税大棒敲打世界时,中国在用科技和军事重塑规则。”
有网友说,,美国现在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制裁别人,自己先撑不住了。还有专家指出,美国制裁中印?不如先看看自己家底还剩多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