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时大奖赛的决赛中,赛事的开始依赖于排位赛的结果,这也使得迈凯伦车队的两名车手位于前排形成了直接对峙的局面。而在排位赛中遗憾被淘汰的汉密尔顿和阿隆索,以及安东内利一同决定更换超过配额的第五套动力单元。此外,也因为赛恩斯在Q2中发生多处设定变更而触犯车检规则,使得本场比赛共有四名车手需要从维修区重新起步,这为整个赛事增添了不少变数。
赛道的天气与前两天的晴朗形成鲜明对比,赛前的气温降至17摄氏度,而赛道温度则为26摄氏度,空气中伴随着丝丝寒意和不时的阵雨。尽管各车手都使用半雨胎应对变幻莫测的天气,且比赛无需强制进站的总时长为44圈,但焉知雨势的微妙变化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挑战。赛前暖胎圈的开始时,由于降雨的缘故,比赛一度暂停了长达80分钟,迫使团队领导、车手以及工程师在瞬息万变的赛道条件下不断调整策略。
经过安全车领跑了四圈之后,真正的比赛在第5圈的首次动态起跑中拉开了帷幕。诺里斯、皮亚斯特里、勒克莱尔、维斯塔潘、阿尔本等车手依次启动,并很快打破了与后方车手的距离。尤其是皮亚斯特里在第5号弯大胆发起攻击成功超越,拉塞尔则在第一圈后迅速处理掉了速度相对较慢的阿尔本。两位迈凯伦车手在相互调换位置后,不久便开始主导比赛。与此同时,勒克莱尔和维斯塔潘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尽管大多数车手开始考虑在逐渐干燥的赛道上更换光头胎,汉密尔顿由于从后方起步,奋力进攻,已在第9圈结束后成功飙升至第13名。
维斯塔潘在经历了漫长的追赶后,于第10圈对勒克莱尔展开试探性攻势,随后在第11圈的1号弯中寻找湿滑位置尝试发起更具威胁的攻击。尽管勒克莱尔成功化解了这次攻势,但他也面临着轮胎过度磨损的问题。在比赛的后方,汉密尔顿、霍肯伯格、加斯利和阿隆索等车手在第12圈选择尝试更换光头胎,随即引发了一波进站潮,迫使皮亚斯特里、勒克莱尔和维斯塔潘等多位车手作出应对。
经过进站潮后,皮亚斯特里一度取得了约8秒的领先优势,而使用不同轮胎的诺里斯在回归赛道后,一度暂居第二名,随即与勒克莱尔、维斯塔潘及拉塞尔展开了激烈的第三名争夺。尽管汉密尔顿更早进行进站并进入了积分区,但随着其他车手轮胎温度的逐渐升高,他的进攻也逐渐减缓。与此同时,索伯车队的两位车手在第20圈发起反扑,霍肯伯格让位给进攻欲望强烈的博托莱托,后者期望对第八名的劳森展开攻击,尽管博托莱托成功超越劳森后,向前的步伐却显得进展缓慢。
尽管多数车手希望借助赛道逐渐干燥的机会,使用中性胎完成剩余比赛,但部分车手在第30圈后半段时,开始遇到明显的性能下降问题。这不仅令阿尔本逐渐受到汉密尔顿的威胁,后方的车手们也因为谨慎,决定进行第二次进站。诺里斯试图在最后15圈利用硬胎和中性胎交替的性能反击对手,但在他追赶期间又频频出现细节处理上的失误,相比之下,皮亚斯特里的轮胎管理则显得格外出色。最终,皮亚斯特里以3.415秒的领先优势夺得了本场比赛的冠军,同时巩固了他在积分榜上的领先地位。诺里斯和勒克莱尔则分别成为颁奖台上的第二、第三名。维斯塔潘虽在比赛结束时抓住勒克莱尔失误的机会缩短了差距,但最终只能屈居第四名,而积分区的其他车手包括拉塞尔、阿尔本、汉密尔顿、博托莱托,以及在持续施压的加斯利,全都争取到了宝贵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