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日迎来大暑,福州的美食盛宴也随之开启。在这炎热的节气里,福州的街头巷尾弥漫着各种诱人的香气。芋泥是福州的经典美食,细腻绵密的芋泥搭配着香甜的豆沙,一口下去,仿佛融化在舌尖,带来满满的幸福感。还有鱼丸,口感 Q 弹,在热汤中翻滚,散发着浓郁的海鲜味道。此外,福州的荔枝肉色泽红亮,外酥里嫩,酸甜可口,是消暑解腻的佳品。大暑时节,品尝这些福州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能感受到福州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夏日的热情。
22日是大暑节气。那么,大暑时节,福州有哪些特色习俗和美食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州民俗专家。
习俗一:食荔枝。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大暑前后荔枝鲜美,福州人会在此时吃荔枝。由于担心上火,市民用荔枝蘸酱油,这是福州独一无二的传统吃法。
习俗二:吃“二咸一甜”。邱登辉提到,第一碗:蛤炒丝瓜。大暑时节,花蛤、蛏等贝类肥美。其中,花蛤可爆炒、清蒸、做汤等。第二碗:清炖石蛙。大暑前后,鼓岭等山区人工养殖的石蛙大量出栏。石蛙处理干净后加半碗清水、一撮盐、一片姜等,隔水猛火清炖15分钟,具有健脾消积的功效。第三碗是甜品。连江海岸岩石的海石花,晒干后在锅里熬成胶,过滤后冰冻加蜂蜜,当地叫“海草冻”。
习俗三:吃“豆腐囝”。据《福州习俗与二十四节气》记载,以前每到夏天,人们时常看到有人一边敲着小锣,一边叫卖“豆腐囝”。福州豆腐囝,在别的地方叫豆腐脑、豆腐花。“豆腐囝”细嫩、柔软、清爽,是消暑的夏令饮品。(记者 林舒颖 郑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