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与公益的交汇处,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及其配偶的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7月10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宣布李平夫妇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405万股公司股票,捐赠过户手续于同日全部办理完毕。按当日收盘价272元计算,这笔捐赠估值超过11亿元,再次展现了李平夫妇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以及深厚的母校情怀。
此次捐赠并非偶然,而是李平夫妇一系列回馈母校行动中的重要一环。今年4月,复旦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之际,李平、廖梅夫妇宣布为母校一次性捐资10亿元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短短数月,再度豪捐超11亿,如此大规模的捐赠,在企业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李平作为宁德时代的联合创始人,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毕业于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本科毕业后投身商界,凭借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与团队共同打造了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其配偶廖梅为历史学系校友,是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教授指导的第一位国内博士生,二人相识、相知、相恋于复旦大学,此番共同为母校慷慨解囊,不仅是对个人学术成长的感恩,更是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从商业角度来看,尽管此次捐赠的股票价值不菲,但宁德时代强调,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表态,一方面体现了宁德时代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和公司运营的独立性,即使股东持股比例有所变动,也不会干扰公司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李平在公司的角色逐渐转变。2024年2月,李平与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解除《一致行动人协议》,不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且目前已较少参与公司日常运营。不过,他仍是公司主要个人股东,此次捐赠更多是基于个人公益理念和对母校的情感联结。
此次捐赠的股份将用于设立“复旦大学学敏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以开放式基金形式运作,主要用于资助学敏高等研究院在人才引进、科研创新以及研究院建设与运行中所需经费。这一举措对于复旦大学的科研发展意义重大,有望吸引更多优秀科研人才,推动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研究,提升学校在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从长远来看,科研实力的提升也将为宁德时代等企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
近年来,企业界和企业家个人对教育公益的投入不断增加,从华为等企业对高校科研项目的资助,到众多企业家设立教育基金,支持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者等。李平夫妇的捐赠行为,不仅是个人财富的回馈,更是一种示范效应,激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关注教育,投身公益事业。在社会责任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企业的发展不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还注重社会效益的创造。通过支持教育,企业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认可度。
回顾李平在宁德时代的经历,他见证并参与了公司从起步到腾飞的全过程。如今,在逐渐淡出公司日常运营后,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公益领域,这或许是一种人生角色的转变,也是价值观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