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其实谈《速度与激情》容易把人搅浑,因为想写的是《F1:赛道风云》,和城市赛车没什么关系。新版指的是F1的速度和其背后吸金的激情。
F1是男人的游戏,虽然这一运动距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却是能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列的“世界三大体育盛事”。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简称F1)是国际汽车联合会(FIA)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也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更是全球最吸金的顶尖赛事之一。
说实话,《F1:赛道风云》的票房可能并不如预期。这部制作成本高达3亿美元的电影,虽然有布拉德·皮特这样的顶级巨星出演,但笔者更喜欢看他主演的《狂怒》。但F1赛车这一运动却真是能赚钱。F1赛车2024赛季总收入达36.5亿美元,营业利润超过8亿美元。由于F1赛车与球类等集体运动不同,顶尖职业赛车手都是一顶一的高手,赚钱能力尤其出众。如舒马赫整个职业生涯收入高达6亿美元,汉密尔顿整个职业生涯收入达到5.77亿美元,费尔南多·阿隆索总收入也达到4.98亿美元。
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相比足球和篮球这些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普及且吸引赞助商的运动来说,F1的受众面并不算太广,为什么其有如此大的吸金力?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媒体版权、赛事授权、商业赞助等实现盈利,还有几个因素其实很有意思。
F1赛场其实是车企PK技术和品牌实力的地方,车企投入巨大。F1车队排名靠前的都是大名鼎鼎的车企,如迈凯伦、法拉利、奔驰、阿斯顿马丁等,其对赛车的技术追求已经达到人类汽车工业的极致。如一个方向盘就价值30万美元,上面有几百个传感器实现离合、差速器、燃油混合比等参数的实时调节。迈凯伦车队每年的赛车技术研发费用高达3500万美元,而这些技术投入也能给车企带来其他收益。如迈凯伦的民用F1跑车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量产跑车,而且这个记录维持了11年,你说迈凯伦F1又能赚多少钱呢?奔驰母公司对F1车队每年投入1亿美元,换来的是品牌增值34亿美元,这个账划算不?
然后再来看F1的赞助商。F1官方公布的10家全球合作伙伴包括LVMH集团、沙特阿美、喜力啤酒、DHL、亚马逊云、卡塔尔航空、地中海邮轮、赛富时等等,个个财大气粗。而且F1赛车是速度与激情的另类版本,这和赛马比较相似,容易吸引隐形金主。如电影《F1:狂飙飞车》中就巧妙地植入了沙特国家形象广告,这个中东国家的实力大家也是知晓的,它反过来又可以提升F1的吸引力。
最后给大家谈谈F1的整合营销。就算F1是烧钱的游戏,但它的周边营销做得非常到位。有一句AI生成的语言很有说服力:当周冠宇(中国一级方程式赛车运动员)在阿尔法罗密欧赛车上挥汗如雨时,他脚下3000马力引擎迸发的能量,正转化为上海国际赛车场周边地块每平方米25万元的房价涨幅。其实,小到赛车手的手套和服饰,中到各个参赛车企的豪华跑车,大到赛车场周边土地开发和产业链聚集,你看到的是F1赛车风驰电掣,资本嗅到的是空气中飘浮的金钱香味。
越是高端小众的体育赛事其实越赚钱,高尔夫、赛马,都是高净值人群青睐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