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新世界:假如中国玻璃没有蚌埠
创始人
2025-06-20 11:22:12
0

回望中国玻璃产业历程,从技术封锁到自主创新,从进口依赖到全球领跑,折射着中国制造业的艰辛崛起。曾几何时,信息显示材料技术牢牢掌握在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等国际巨头手中,一块小小的电子玻璃,就能轻易扼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咽喉.

技术破壁的十年,中国玻璃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浮法玻璃、光伏玻璃技术已领先全球;特种玻璃、信息显示玻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经中小尺寸玻璃全部依赖进口,如今中国产品已占据全球市场50%以上份额.

成本革命的背后,玻璃技术的突破直接拉低了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门槛。“显示屏玻璃占整个产品成本的40%”,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道出关键,“玻璃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产品成本下降,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

而驱动这场“成本革命”与“技术破壁”的核心引擎之一,正深植于淮河之滨的实验室里。 在那里,一片比纸还薄、能随意折叠的玻璃,正闪烁着创新的微光——它承载着一个老工业城市用创新力量改写中国玻璃命运的轨迹。

全球玻璃版图上的中国坐标

在世界玻璃创新地图上,安徽蚌埠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坐标。这座常被忽略的工业城市,正以“玻璃”为笔,在世界材料革命史上书写着中国传奇。走进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对一片仅有0.03毫米厚度的玻璃进行弯折测试——它已经承受了超过100万次的折叠,却依然完好如初。

薄如蝉翼的减薄玻璃

这种厚度仅相当于A4纸四分之一的超薄柔性玻璃,即将应用在最新款全球顶尖折叠手机上。而在隔壁车间,另一片世界最薄的0.12毫米浮法电子玻璃正被装入特制包装,它比一张普通打印纸还要薄,却能承受家用轿车150公里时速的撞击。

厚度革命,从追赶到引领的共性追求

玻璃能做到多薄?在蚌埠玻璃人的心中,这个问题的答案永无止境。2014年,当0.33毫米超薄玻璃在蚌埠成功下线时,中国终于打破了国外对电子信息显示领域上游关键原材料的长期垄断。

这只是开始。两年后,0.15毫米的纪录诞生;2018年,0.12毫米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成功下线,创造了浮法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纪录。每一步突破,都是中国玻璃人共同追求技术极限的写照。

0.12毫米世界最薄浮法电子玻璃

“一块玻璃的研发,从实验室开始,可能要经过上千次以上的研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总经理助理曹欣如是说。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蚌埠团队于2020年开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

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玻璃产业从基础材料领域发起的自强行动。当玻璃厚度从毫米级进入微米级,中国玻璃的创新步伐也由跟跑转向并跑,最终实现领跑。

创新矩阵,院所与企业的协同共进

在蚌埠,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场院所与企业的“接力赛”。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作为玻璃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构筑了强大的创新矩阵。

这家成立于1953年的国家级科研院所,至今已有70多年的技术沉淀。它拥有1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取得多项“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玻璃新材料成果。在这里诞生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重要企业,联合中研院自主研发出高强度柔性玻璃原片及成形加工技术。他们形成了国内唯一覆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技术产业链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蚌埠国显科技构建了企业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决策的智能化。院所提供原创技术,企业实现产业转化——这种创新接力模式,成为蚌埠玻璃走向世界的核心动力。

跨界突破,材料革命的共性梦想

在蚌埠,玻璃早已突破传统认知边界,成为“万能材料”。超薄柔性玻璃卷成筒状能轻松套上手指,应用范围从折叠手机扩展到大屏卷曲显示、智能穿戴、屏幕发声、车载显示等领域。

发电玻璃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碲化镉发电玻璃等创新产品,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这些玻璃新材料已被应用于建筑外墙,让建筑物从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

更令人惊叹的是能漂浮在水上的玻璃——由微米级空心玻璃微珠制成,密度最低仅为水的1/10,成为我国深海探测装置的关键浮力材料。从万米深海到浩瀚太空,从智能手机到绿色能源,蚌埠玻璃的跨界之旅正是中国材料革命的一个缩影。

由微米级空心玻璃微珠做成的玻璃能漂浮在水上

产业生态,从单一产品到全链共荣

蚌埠的玻璃传奇,不仅在于单项技术的突破,更在于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今天的蚌埠,是中国唯一能生产显示产业所需全部玻璃品种的地区

这里拥有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在硅基领域累计授权专利1000余件。强大的研发能力为产业注入持续创新的活力。

中国玻璃谷

蚌埠片区已建立了新型显示、光伏玻璃、特种玻璃产业链和泛石英材料产品群“三链一群”的硅基新材料全产业链产业体系。这一体系覆盖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应用服务的完整链条。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蚌埠在硅基新材料领域培育了以凯盛科技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引进了国显科技、比亚迪、大富科技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了集研发、生产、制造于一体的“中国硅谷”雏形。

全球贡献,中国智慧的共性价值

蚌埠玻璃的创新成果不仅服务中国市场,更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蚌埠玻璃工程技术和装备输出覆盖国内超过90%的高端玻璃市场,国外超过85%的成套玻璃新材料装备技术出口市场。

在国际市场上,蚌埠玻璃新材料已占据65%以上的份额,国内高端玻璃市场占有率更高达90%以上。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玻璃从技术自立到技术输出的华丽转身。

8.5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的投产,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国家。而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的成功下线,则开创了高世代OLED玻璃基板“中国制造”的新纪元。

8.6代TFT-LCD玻璃基板

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从市场追随到标准制定,蚌埠玻璃的全球化之路展现了中国制造业的共同追求——以自主创新赢得世界尊重

2025年初,当凯盛科技发布最新一代30微米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时,全球电子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淮河畔的这座小城。蚌埠用七十载坚守证明:一座城市的坚持,可以改变一个产业的全球格局

玻璃在蚌埠人手中不再是易碎的工艺品,而是承载国家战略的“国之大材”。这里诞生的每一片玻璃,都映照着中国制造业从追赶到领跑的身影。当“蚌埠制造”的车窗玻璃飞驰在全球公路上,当蚌埠生产的柔性屏折叠在亿万消费者掌心,这座“玻璃之城”的价值不言自明——中国玻璃不能没有蚌埠,正如世界不能没有中国制造

相关内容

提提库又赢了!2025 L...
北京时间11月24日,吉诺·提提库(Jeeno Thitikul)...
2025-11-24 09:36:18
原创 ...
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二站的比赛,于11月...
2025-11-24 09:35:27
战况激烈!俄乌两军战斗被全...
据凤凰卫视报道,11月23日,俄乌两军全线的战斗被激活,从苏梅至哈...
2025-11-24 09:26:13
评论丨2025赛季中超联赛...
中国足球从来就没有“冷”过,只是如何让群众的“热”更持续地继续下去...
2025-11-24 09:19:16
原创 ...
2025年11月22日下午1点,第27届农心杯世界围棋团体赛进入第...
2025-11-24 09:17:57
文艺惠民演出亮相螺洲古镇
23日,“英雄福州城”文艺惠民演出在螺洲古镇游客服务中心上演。 ...
2025-11-24 09:10:24
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官...
关于媒体报道“一男子酒后在火车车厢排便”的情况说明针对媒体报道“一...
2025-11-24 09:07:47
熊猫专列开路 西南文旅扬帆
当“熊猫专列·成都号”的汽笛在成都安靖站嘹亮响起,一趟串联川黔渝三...
2025-11-24 09:02:44
原创 ...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很多人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朝历时...
2025-11-24 09:02:41

热门资讯

9岁“棋王”是她!深圳学生国赛... 9岁“小孩姐”,晋升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近日,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一小四年级学生马伊墨,在202...
原创 完... 农心辛拉面杯的赛场之上,中国棋手杨楷文九段初次登场便为队伍贡献了一场宝贵的胜利。 在当地时间23日...
原创 F... 2025赛季的F1拉斯维加斯大奖赛圆满落幕后,最新的积分榜也随之新鲜出炉。本赛季还剩下最后两个分站赛...
原创 男... 近日,美国知名男网红SteveWillDoIt在直播中透露了他在湖人主场观看比赛时的一段特别经历。他...
全球滑雪爱好者聚集,辽宁冰雪盛... (人民交通杂志发行专员15301231) 冬日序曲在辽宁大地奏响,漫天琼花铺满千山万水轮廓。作为中国...
日本为何最紧张?中国稀土磁铁出... 稀土磁铁出口数据的细微波动背后,日本汽车产业的感受直接。这揭示了其产业命脉与中国供应链之间千丝万缕的...
原创 F... 2025赛季F1拉斯维加斯大奖赛结束后,最新的积分榜也随之揭晓。目前,本赛季仅剩下最后两个分站赛,车...
美乌为何能打破僵持 迅速取得进... 美国和乌克兰代表23日在瑞士日内瓦就美方所提结束俄乌冲突“28点”新计划举行首轮会谈。美国白宫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