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头乡位于黄岩西部山区,全乡旅游资源丰富,北有上凤千亩枇杷园,东有柔极溪入库河口湿地以及宋韵文化园,南有两岸村核心民宿区、4A柔川景区两岸三度营地,西有3A景区布袋山和白石村百亩芍药、牡丹庄园等等。
近年来,屿头乡人大发挥职能作用督项目、造新绿,广联系、促“留量”,引机制、锻品牌,深调研、强赋能,以人大之力助推农文旅深度融合,描绘宜居宜业宜游的柔川山居图。
因地制宜厚植“生态底色”
“诶呦,你看村门口这个检测器显示这里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达3600个呢,怪不得这里空气这么清新,真是天然氧吧,来这里游玩也太舒服了!”宁波的旅客黄阿姨说道。暑假期间,布袋山外地游客一车接着一车,络绎不绝,民宿天天爆满。布袋山旅游的爆火离不开靓丽的村庄景色加持。
自“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屿头乡人大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发挥代表作用,持续推动扮靓乡村“颜值”,用乡村美带动游客旺。屿头乡人大多次视察调研屿头湿地生态缓冲区绿化提升、环境整治情况,并对传统村落布袋山和沙滩村美丽庭院建设、两岸村石狮坦区块和美乡村建设等工程进行全程监督。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乡人大成立了由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组成的懂业务、知村情、会监管的专项监督小组,分区定期强监督,确保闭环落实问题整改。代表们基于调研、建言和监督,提出了《关于改造好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屿头一村一品打造美丽村庄建设的建议》等闭会建议,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乡人大的有力助推下,屿头乡内公共服务配置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沙滩、布袋山美丽庭院建设完成,两岸村和美乡村建设有序开展,达到了“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视觉美好,实现了“有品有韵”的特色化发展,推动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村民更文明,以生态新绿共绘美丽“院”景,营造“主客共享”的和美乡村。
串珠成链唤醒“沉睡变量”
乡人大以代表“两去两回”当好优化营商环境“两员”主题活动为抓手,推动乡村“颜值”变“产值”,搭起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推动商户在屿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旅游中心旁的废旧小屋摇身变为网红咖啡馆打卡点;大黄馒头在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创造屿头馒头新流量;早阳食品共富项目签约落地带来新业态;两岸村民宿抱团发展与时俱进开展二次创业……
分散的资源串珠成链,形成连线、成片的景点旅游路线、才能增加乡村旅游的看点和卖点。乡人大进一步挖掘“悠享屿头”文旅共富联盟,助推形成5条游线,打造集观赏游玩、寻味宋韵、山水康养和亲子研学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体系。用跨村联动带来的互补协作让“一枝独秀”变为“百花齐放”。
盛夏时节,两岸三度景区的半亩荷塘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泼墨作画、琴萧悠扬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长三角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将“流量”变为“留量”,带火了附近村庄的民宿入住和土特产销售。
兴农建设锻造“新农品牌”
乡人大充分发挥新农人学校作用,发掘代表队伍里一批精通农业技术、民宿运营管理、馒头经营、电子商务的“行家里手”和“乡土专家”,借助“技能课堂”等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更新换代”,成长为有理念、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使乡村充满活力,在培育本土农民的同时,还需打好“乡情牌”,吸引大学生和外出能人等“归巢骄子”返乡创业。乡人大助推开展实施“兴乡人才·火种计划”,并推出系列柔性招引政策“屿头有光·富屿青年在村计划”,同步提供房租优惠、住房保障、金融帮扶、资源共享、宣传推介等人才政策服务,保障创业无忧。
经过乡人大主席团成员的大力招引,来自安吉的文益社落地屿头,发起了青年在村可持续艺术集,邀请五湖四海的青年驻村创作,并落地了一家咖啡馆,通过“艺术新移民”的到来和创作活动,激活本地的青年活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屿头乡人大还邀请其他西部山区的乡镇人大负责人前往中国传统古村落、3A级景区——布袋山实地调研。如何立足自身特色错位发展,打造差异化“硬核”品牌?各乡镇人大负责人通过听介绍、游村庄、问商户、访游客、看短板,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深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嵌入“布袋和尚”品牌,延续“布袋山过大年”的活动,打造“布袋宿集”,以文化赋能传统乡村建设成为大家的同声共鸣。
下一步,屿头乡人大将紧扣文旅深度融合的目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讲好农文旅产业新故事、传播好农文旅产业新声音、展示农文旅产业新风尚献计出力,描绘宜居宜业宜游的柔川山居图,助推富美屿头建设。
上一篇:泉州市召开旅游投诉处理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免费住宿!在仙桃这几家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