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水园林俱佳杭州的我,原本不应该对什么公园、花园发生兴趣的,可当我听说这新近评为澳门新八景的“卢园揽胜”是港澳地区唯一具有苏州园林风韵的名园时,不免动了一定要去见识一下的心思。一查地图,卢园位置就在我下榻的酒店附近,步行的行程也就十几分钟,于是,抽空成行。
卢园,原称“娱园”“卢家花园”,现称“卢廉若公园”,罗利老马路与荷兰园马路的交界处,每天上午6:00--21:00免费向市民开放。
卢园,颇具苏州狮子林风格,园内景色如诗如画,俨然一幽雅、秀丽、恬静的江南风光,,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尤其在澳门,走进这样一个公园,我总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据悉,卢园始建于1904年,耗费二十年,于1925年正式建成。园址原为龙田村的农田菜地,1870年(清同治九年)被富商卢华绍(卢九)购入作私人花园,并由其长子卢廉若聘请香山人刘吉六设计,按苏州名园风格构筑,遂成为港澳地区唯一的苏州园林式花园。其规模之大为澳门私家花园之最。
1912年5月,孙中山访澳三天,应园主邀请下榻於园中的春草堂,在此接见澳门中葡知名人士和革命人士。
一九七三年该地由澳府收购后重建为公园,于一九七四年九月正式启用。
从正门进入公园,是一座书有“屏山镜楼”四个大字的古色古香的圆形拱门,两旁是长满鲜花和翠竹的林荫小道,参天的榕树、成片的竹林、盛开的鲜花掩映着楼台亭阁、曲径回廊、池塘桥榭、流水飞瀑、假山怪石。园内景点分布得当,景色错落有致。假山堆成的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峥嵘百态,涓涓流水从假山顶部跌落,形成五叠瀑布,水流又注入假山脚下的小池塘,一位用巨石垒成的古代美女玉立池中,池边垂柳依依,池内水明如镜,全园以“春草堂”水榭厅为建筑主体,通过堂前水面周围的石径将各景点连成一体。
春草堂虽是典型的中国建筑,但房屋的外墙却采用了葡萄牙人喜用的米黄色,并配以白色线条,12根廊柱也采取哥特式建筑形式,柱顶上修饰的是白色欧式花纹,而濒临水塘的平台上坐椅式栏栅则是中国人喜欢用的鲜艳的大红色,使人体会到这座中国建筑物上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迹。
卢廉若(1878年—1927年),祖籍新会,是澳门著名的慈善家和教育家,也是澳门博彩娱乐业的巨擘、澳门第一代赌王卢华绍(卢九)的长子。“卢家花园”就是由卢廉若聘请香山(今中山市)名画家刘吉六设计督造的。
当年,卢氏父子在澳门公益事业上可谓不遗余力,对近代的革命事业也作出过不少贡献。
卢廉若继承了父亲豪迈大度的性格,在公益慈善事业上更是青出于蓝。他开办孔教学校,自任校长并免费招收贫家子弟入学;他主持下的澳门镜源医院,长期为澳门的贫困华人赠医施药;他出任澳门商会主席,率领澳门商业界一同努力,使澳门经济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全盛时期。所以,当他逝世后,全澳门下旗致哀。他的遗体运回广州白云山安葬时,澳门总督更是携夫人步行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