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
喜欢空山,不是喜欢空山的寂静无声,空阔无边,而是喜欢它的自由无拘和万物竞发。
千百年来雅士、隐者把理想与向往寄托于空山,把对尘世的厌倦寓情于空山,把空山描述成桃花源般的清雅脱俗。如,唐代韦丹的“空山泉落松窗静,闲地草生春日迟”,韦应物的“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宋代朱熹的“流云绕空山,绝壁上苍翠”, 郭印的“崎岖戴月上层峰,拟借空山一夜风”等等,但我以为写得最好的两句当属王维兄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了。
深秋的一天,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河北南太行,遇到的正是一座空寂无人的大山。我们中国大山大河大多自西向东而去,如利剑般直贯南北的少数几纵山脉中最著名的当属太行山,在太行山山东、山西,在太行山关中、关西,千百年来演绎出的就是一整部中国历史。
从石家庄到国内五大红叶观赏地之一的南太行仙台山,大约二个多小时车程,车上CD一路播放着“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这曾激荡在儿时记忆里的《太行山上》。车过井陉矿区就进入奇险嵯峨的太行山中,峡谷山色泛青,水流如黛,海拔逾千米的仙台山更是陡峭如仞,临顶一段崖上天梯比梵净山金顶更险更高。
原以为仙台山游人为患,可当走进仙台山,面对的却是一座雨后空山。只见进山小道曲曲弯弯在刀削斧劈的崖壁上延伸,几只苍鹰在空阔无声的山谷间盘旋。独自走在山道上,小鸟啾啾地唱着,小虫喃喃地迎着,山风微微地吹着。进山前就听当地人说今年雨水多,红叶长势不太好,初入山中左右望去,这谷口横七竖八的红叶果然长的并不太鲜艳,甚至有些暗灰色,但这丝毫没影响我寻找心中红色的兴致。漫无目的地攀走在属于一个人的大山里,转过几道弯,上了几道坡。出乎意料,前方崖壁间居然冒出一片火红的黄栌树。急忙爬上崖顶向下望去,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红色的世界。这红色,漫山遍野红过了一坡又红过了一山;这红色,像燃烧的野火把这太行深处烧出了万山红遍;这红色,又像宽慈的老人给婀娜的太行姑娘披上御寒的红披风。早听说南太行的红叶,红的似火,红的烂漫,只是没想到红的这么透彻,这么寂寞。在这太行山中,看一眼属于大山的红叶,也为了却心里的一份情怀。太行山本来就属于一个红色的记忆,属于一段血染的故事,这故事里有放牛的王二小,有跳崖的五壮士,有浴血的平型关,有红色的西柏坡……
在太行深处遇到一位看山老人,见到我上下打量一番问:“有吸烟吗?”我以为他向我讨烟抽,于是十分难为情地说:“没有。”没想到老人严肃的脸一下松驰下来说:“没吸烟就好。”原来这位老人年复一年只做一件事,就是守住空山,不让一点火种带进大山。闲聊中知道老人的父亲曾是这里的地下交通员,解放后自愿留在洒满战友鲜血的大山里当护林员。五十年前老人接过父亲的班,在这深山一呆就是半个世纪。老人自豪地说,这五十年这片大山没有发生过一次火灾。他说他习惯了一个人面对这空山,这里的鸟,这里的虫,这满山的红叶都是他舍不开的朋友。
老人的空山,是老人的寄托,而我远没有老人的境界。我的空山,只洗去片刻的铅华,我的空山,只放空片刻的心情,我的空山,只偷得浮生半日闲。是的,我喜欢空山,喜欢宁静与空灵,喜欢属于一个人的天空,一个人的海滩,一个人的田野,一个人的小巷,安享一个人看万山红遍的欢愉,在这欢愉中享受难得的寂寞。
十数年间遇见许多空山,在祁连山花丛里撒泼,在昆仑山冰雪中前行,在兴安岭上迎着雪花,在秦岭深处与老道论禅,在天山之巅策马奔驰,在喜马拉雅山麓感受山南的春天,面对空空无人的大山,肆无忌惮地大声一喊:“啊,嗬嗬”,大山马上像一位沧桑的老人用沙哑的嗓音嗡嗡地回应你。躺在大山中的青石上,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受拥有整座大山的满足。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空山,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伊甸园。有了空山,才有了联想,才有了清新,才有了洒脱,空山是一种情怀,是一个禅意,是一段修行。面对空山,我忽然想,浑厚的大山都可以空空以对,而我们有什么不能放空,有什么不能放下呢?
上一篇:景区黑名单制度重落实才有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