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刚刚开始,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游客诉说着拥挤的苦恼。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一番,却发现全国各地的景区人山人海,犹如一场“大型群众运动”。
大家都为何要挤在一起呢?是否只有“人山人海”才算是节日氛围呢?这种“挤成肉干”的旅游局面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作为旅游热门城市,北京今年更是人头攒动。八达岭长城天还没亮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故宫里也是人满为患,简直快成人山人海了。
难道景区应该安装一个“人数警报器”吗?难道要为了赚钱而将游客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吗?
上海外滩本来是个“网红打卡圣地”,今年却变成了“观光团人头攒动”。站在外滩上,看到的不是美丽的江景,而是别人的后脑勺。想要拍摄一张无人的夜景照片?那只能是做梦了!
景区管理部门是否该审视现状?游客可不是为了研究别人的发型才远道而来的。
网友们纷纷表示愤怒!有的人指责景区只顾赚钱,对游客的生死安危毫不关心;还有的人呼吁提高游客素质,不要乱扔垃圾。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
许多景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牺牲游客权益。这难道不是杀鸡取卵吗?景区管理部门是否该认真权衡利弊?为了眼前的小利放弃了未来的游客资源,这样真的值得吗?
人多眼杂,有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些人一到景区就得意忘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简直就是把家里的行为带到景区。
旅游部门是否该想出新的解决方案,开发新景点,推出新玩法,分流游客,使每个人都能尽情享受旅行的乐趣。
现在这种“人山人海”的旅游方式实在是自寻烦恼。互相踩踏,最终没有人能玩得愉快,本来美好的假期硬生生被搞得像打仗一样。
我们是否该转变思维方式?与其争先恐后去“打卡”所谓的“网红景点”,不如找个宁静之地,好好放松一下。
与其争先恐后地“打卡”,不如悠然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旅游不正是为了身心放松、拓宽视野吗?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不如在家悠闲度假!
因此,景区、政府和我们自己,都需要深刻反思。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我国的旅游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假期过得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