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味道,不仅仅是家乡味、家常味,更代表一方风土和人情。
01
恒顺香醋
镇江恒顺香醋始创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迄今已有184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也是江苏的著名特产。镇江恒顺香醋独具特色,色、香、味、酸、醇、浓俱全,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越存越醇。可以拌冷盘、溜素菜、烹鱼肉、炖鸡鸭等,是占据人们灶台近两百年的不可或缺的味道。
近两百年来恒顺香醋一直延续传统工艺,即在大缸内采用固体分层发酵的制作方法。以糯米和酒糟为原料,要经过制酒、制醅、淋醋三大过程,这三大过程中又包含了大大小小40多道工序,从糯米原料到食醋成品前后需要历经70来天时间。2006年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2
仙鹤酱油
常州仙鹤酱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迄今已有155年的历史。最初名叫振新酱园,后因老板梦到仙鹤,觉得是吉兆,且“仙”与酱油的“鲜”同音,便改名为仙鹤酱油。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里。仙鹤酱油经历过不少波折,在当时动乱的社会中,仙鹤酱油曾一度是抗衡洋品牌的受大众欢迎的国货。
如今仙鹤酱油仍然延续传统工艺,采用大豆、面粉经过蒸熟、自然酶变、天然露晒发酵而成,成品色泽鲜艳有光泽,酱香浓郁,口感醇厚,是当地人世代常备的家中调味品,很多人的家乡味、家常味,都离不开仙鹤酱油的调味。如今仙鹤酱油不仅是常州特产之一,更是常州味道的象征,被人们称为“常州第一味道”。但因为传承老味道,产量低,在快节奏的当下影响力远不如从前。
03
三凤桥肉庄
无锡三凤桥肉庄始创于1927年,迄今已有97年的历史,最早叫做“慎馀肉庄”。创始人最初以酱排骨这道菜而闻名,制作的排骨具有色泽酱红、香味浓郁、骨酥肉烂、油而不腻的特点。很快就在当地小有名气,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江苏地区的美食代表。2007年三凤桥酱排骨烹制技艺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凤桥酱排骨风靡近百年,主要因为传承了传统制作工艺,同时也由于始终如一的制作考究。首选在选料上,选用太湖猪的肋排,一头猪身上只有十斤左右的量,用料十分讲究。制作时,用茴香、桂皮、姜黄、香叶、丁香等香料经过精心配比,将排骨腌制入味。再加上酱油、冰糖等加上老汤一起大火煮制,直到排骨软烂入味,吃起来鲜嫩可口才算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