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很开心越来越多的非洲同胞认识中国、爱上中国!”连日来,身为美心红酒小镇景区表演“台柱子”的埃塞俄比亚小伙萨米,都会打开“新重庆”客户端关注峰会动态,他说,自己将全力当好中非文化的“交流使者”。
▲来重庆工作生活15年,萨米说自己已经成为“重庆崽儿”。(受访者供图)
在重庆文博会上用普通话推销产品,在啤酒节拳王挑战赛用重庆方言划拳“乱劈柴”……萨米在重庆生活了15年,不仅普通话说得好,还学会了重庆方言,他说重庆已经是他的第二故乡。
萨米外籍名叫德贝·罗巴·达格内,出生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一个大家庭。17岁读高中时,萨米在家乡看到了关于长城、峨眉山、长江的电视节目,被中国壮丽风光深深吸引住了,他告诉父母,自己一定要去中国走一走。
在2009年,他的梦想实现了,当地政府的一个项目给了他来重庆工作的机会,即在重庆美心集团“洋人街”工作。后来“洋人街”搬迁到涪陵,萨米也来到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常年现场表演非洲歌舞,成为景区表演“台柱子”“开心果”。
萨米说,来重庆15年,他养成了3个习惯:烫麻辣火锅、喝山城啤酒、划拳行令,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正宗重庆崽儿”。如今萨米的工作和生活都在红酒小镇景区,他不但认识景区每位工作人员,还认识景区附近的村民、美心养老院老人……萨米说当地人很友好,他经常受邀参加他们的家庭活动,就在前不久他受邀参加当地村民婚礼,还上台表演非洲舞蹈表达祝福。
▲来重庆工作生活15年,萨米说自己已经成为“重庆崽儿”。(受访者供图)
萨米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有一次景区活动上,他用非洲鼓,与当地非遗传人使用非遗龙潭八牌锣鼓一起合作,“这种互动非常奇妙!”他说,他在重庆有很多好朋友,希望埃塞俄比亚和中国两国人民永远是好朋友。
“萨米性格热情,十分乐于助人。”萨米的同事表示,萨米对舞蹈、中国文化、地方美食非常热爱,特别是对普通话和重庆话熟练掌握,让他在重庆的工作生活丰富多彩。就在最近,萨米和同事一道拍摄短视频宣传景区乡村旅游,对于网络直播很是“玩得转”。
这些年,萨米在中非文化交流中持续做表率。他说,每到休年假回非洲家乡,总会看到很多援建非洲的中国友人,每次萨米都会用普通话和他们打招呼,并和他们愉快地交流。萨米还与一名参与援建非洲基建项目的中国人付先生成为好朋友,曾在微信上帮助他解决翻译难题。
萨米说,他计划与家乡朋友共同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在家乡推广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