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橱窗”持续吸引全球目光
创始人
2024-09-04 10:01:24
0

第135届广交会首日,外商在合影留念。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资料图)

从海上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倡议、从“十三行”到广交会,广东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成为中国通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

向海而生,千年不衰。广东已经将对外开放融入血液、化为基因。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砥砺前行,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

南都、N视频多方采访、梳理,走进广东传承自海上丝绸之路延续至今的主场外交重要舞台优势,以及不断凸显“两个重要窗口”作用的奋进故事。

传承开放

广交会累计出口约1.5万亿美元

自唐代起,广州便已是名扬天下的中国大港,大批外籍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中外贸易的历史轨迹在这里交会。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谈到近代的历史变革时,就已强调广东的特殊地位:“中国与外人之接触,以广东为最早,人民之通知外情,也以广东为最。”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持续扮演着中国“商贸橱窗”的角色。

彼时,为创取外汇,解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进口多种物资的需要,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广东省外贸系统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先后三次举办了出口物资交流会,在出口创汇和推动外贸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

在此背景下,原外贸部和广东省有关人士酝酿在广州举办全国性的出口商品展览会。

1957年4月25日至5月25日,第1届广交会正式举办,展出面积9600平方米,展出商品1.09万种,到会采购商1223人,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成交1754万美元。

同年秋季,广州再度举行了第2届广交会。这一年内的两届广交会出口成交总额已占全国当年创汇的20%。

弹指一挥间,广交会已经走过了六十几个春秋,成为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也成为中国主场外交的重要舞台。

截至今年4月,这一盛会已与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累计出口成交约1.5万亿美元,累计参加广交会的境外客商超930万人,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贸易交流和友好往来。

广东将对外开放化为发展基因、融入发展血脉,成为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支柱。

自深圳成为第一个经济特区以来,广东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15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是我国批准成立的第二批自贸区之一。

曾经的蕉林绿野,如今已发展成为现代化新城。广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促发展,全力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初步建成全国改革创新“试验田”、对外开放“新高地”,亦成为吸引外企、外资的金字招牌。

长居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试验片区内的荷兰企业家Johannes Jozef Bults告诉南都记者,随着自贸试验片区的成立,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他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从注册公司到经营公司,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很多。政府部门在各方面给予的支持,也给企业家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文化底色

让外籍居民有“家”的感觉

珠江古航道北岸,静静伫立于此的怀圣寺,与广州现代化城区和谐相融。寺内西南角,一座阿拉伯风格的邦克楼名为光塔,最初是附近来往商船用以引航的地标建筑。

唐宋时期,随着远道而来的大食商人日益增多,本地政府以怀圣寺为中心设立番坊,专供番客定居生息。

由于长期在广州经商,加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少番客便“与华人错居,相婚嫁,多占田,营第舍”,“或取科第”,落籍广州。史书称此为“住唐”。

如今,在光塔路一带的巷子里,旧日“番药珍宝,积载如山”的热闹繁华已经褪去,但那段和谐交融的记忆仍在这座千年商都的烟火气中沉淀延续,成为广东文化性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9年,深圳于全国率先提出“继续深化国际化社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化街区”的路径探索。

国家发改委2021年发文推广深圳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其中一条正是“国际化街区建设”,充分肯定了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

南山区招商街道就在这批街区的名单中,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截至今年6月,街道辖区内居住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近6000名境外人员;拥有苹果等外企1007家,其中包括纯外资企业453家;还有8所国际学校,共容纳师生5436名。

近年来,南山区招商街道创新施行TOPIC五线发展战略(Talent成就国际人才,Organization联系国际化组织,Platform升级国际化平台,Institute构建国际化机制,Community打造国际化社区),积极开展国际化平台创建、多元服务、街区建设、志愿倡导等方面的工作,推动街区成为一个居住生活型和商务办公型国际人才街区。

深圳的种种举措,让外籍居民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

“这里就是我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曾在深圳居住多年的英国青年Oli Barrett说。

他向南都记者讲述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时表示:“我虽然知道深圳科技很发达,但当我真正接触到各种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时,我还是会惊叹。”

敢闯敢试

广东不断完善海、陆、空对外通道

“广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期待广东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的开拓者精神,为中国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行大胆探索。

2024年初春,“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地各领域谋篇布局的高频词。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彭澎告诉南都记者,从改革开放到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广东一直在国家重大部署中走在前列,离不开广东作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到新阶段时,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广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在促进重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对外贸易合作水平、加快产业投资步伐和推进海洋领域合作等方面,都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力支撑,让世界能够更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红利。

这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不言而喻。为此,广东省不断完善海、陆、空对外通道,推动本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走向成熟。

在港口建设方面,广东以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东莞港5个亿吨大港为重点,逐步构建起以珠三角港口集群为核心,粤东、粤西港口集群为发展极的“一核两极”发展格局;陆路运输方面,2023年广东开行的国际货运班列单年首次突破千列大关。

与此同时,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引领的世界级机场群迅速崛起,产自印度洋岛国科摩罗的龙虾也可以“活”着被端上老广的餐桌。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伟光指出,接下来,大湾区要着重在“软联通”上发力,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产生共振,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方面走在前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开放精神流淌不息,如今,广东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集中缩影,世界了解中国、走进中国的窗口和桥头堡。 

“主场外交看广东”系列观察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张倩寒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哈尔滨机场开启暑运模式 7月1日,哈尔滨机场全面开启暑运模式,全天计划执行航班469架次,预计运送旅客6.5万余人次。 旅...
我是长沙人,去了趟江苏苏州,有... 我是地地道道的长沙人,这次带着爸妈和老婆孩子去苏州玩了一趟,彻底被这座“人间天堂”迷住了。我们一家子...
适合6-8月暑期“亲子游”的6... 旅行的意义 暑假带娃逃离高温,去这6个“天然空调房”吧!在山水间奔跑、在古村里探秘,让孩子在清凉中触...
2025山东活力之夏消费季在我... 烟台融媒7月1日讯(记者 王广丰 孙子研 摄影 李刚)7月1日晚,由山东省商务厅和烟台市政府共同主办...
疍家情+稻香梦:粤剧《大吉岛的... 当疍家往事邂逅湾区未来,土地情结与科技兴农激情碰撞!7月1日至2日,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与广州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