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绘新卷、近水远山皆风景”。这是很多市民和游客对淄博市高新区四宝山生态新城大美画卷的形象描述,在这里,黑铁山、九顶山、玉皇山、牧龙山、四宝山、柳毅山、花山七座山体就像七颗珍珠,镶嵌在四宝山区域内,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九顶山生态修复之后
作为时代的瞭望者,四宝山地区的百姓见证了城市更新的每一处改进。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四宝山地区的百姓记录着每一座山、每一湖水、每一片绿地的变迁。四宝山已经成为淄博中心城区的“氧气供应地”,成为众多人眼中的“诗与远方”。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四宝山
“一条山脉九座巅,七座山峰一道川。四宝山味玉皇山,双臂合拢别洞天。莲花一朵怀中抱,片片莲叶难望穿。柳毅山味牧龙山,望北接连隽家山。一条玉带镶山间,鸟语花香美家园。”
位于淄博市高新区的四宝山地区,上世纪70年代,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可以想象,那时候的四宝山地区是怎样一幅生态优美的自然画卷。因此,很多人在讲述有关四宝山的自然风光时,无不带有些许诗情画意般的传奇色彩。只是,一场开山修筑黄河大堤的运动,让四宝山周边的山林遭受到了空前的破坏。每天早晨一上工,周边的村民就拿上各类工具,开山放炮的声音响彻云霄。那时候,四宝山周边的几座山林承担了淄博、滨州、东营等地黄河段的石料供应,每年采购均在4万方左右。
矿坑修复对比
随后,四宝山地区涌现出大大小小的水泥生产企业十余家,综合年产量逐渐突破200万吨。四宝山地区的开山采石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收益,但也给四宝山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四宝山的石料开采业就是由此启动,不少山林因此成了矿坑、荒山。
进入新世纪之后,作为国家高新区的重要组织机构,四宝山开始快速转型。在一次人代会上,四宝山地区的多位人大代表将治理四宝山生态恢复的议案提交会议,此事很快引起淄博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就此开始研究并出台四宝山地区水泥企业搬迁的有关政策,同时高新区也相继出台了关闭水泥企业和停止山场开采的相关规定。
随后,一批又一来自五湖四海的奋斗者在这片朝气蓬勃的土地上开始筑梦、追梦、圆梦。从天到地、从无到有、从传统产业到新经济、新业态,四宝山街道一步一步披斩棘,奋发图强,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成长之路。
一山一主题,一山一业态
2020年5月,《淄博高新区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将重点建设四宝山双创公园城,按照“一山一主题,一山一业态”,通过对花山、九顶山、牧龙山、柳毅山、四宝山、黑铁山以及青龙山7座山体的矿山修复治理,结合山势地形和空间形态,打造风景独特的山体休闲景观带,一处处山体景观新地标成了网红打卡地。
四宝山区域规划布局
1、花山
花山公园景观结构分为一轴、六区六谷、八象十六景。“一轴”即道法文化轴;“六区”即道法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创意文化区、综合服务区、康体养生区、市民休憩区;“六谷”即玉兰谷、桃花谷、樱花谷、丁香谷、海棠谷、梅花谷;“八象十六景”即以花山山顶为中心,以卦象为方位,打造八座卦台。
花山整个生态修复工程,栽植苗木2.1万余株,移植6000余株,地被11万平方米,完成休闲平台、栈道、临水平台等5处,修建人工湖4处,开挖土方6.8万立方,完成景亭1座和6个停车场的铺装修建。
2、四宝山
“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是对过去四宝山的描述。上世纪60年代,四宝山开始石料开采,鼎盛时有近百家水泥厂和矿山开采企业,每天成百上千辆拖拉机满载水泥矿石往来穿梭。下雨满地泥泞,无风漫天尘沙。昔日山色优美的风水宝地变成了山体破碎、矿坑遍野、生态尽毁的不毛之地。群众路过四宝山,不忍其面目全非,一个个扭头躲着走。
四宝山2005年开始整治,现在已经成为四宝山风景区,被誉为淄博中心城区的“氧吧”,建成800亩的绿色屏障。四宝山作为生态恢复重点,现已栽种苗木350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00公顷,被誉为“废墟上崛起的绿洲”。这里天高气爽,鸟飞虫鸣,游人如织。在红花绿树映衬下,四宝山,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世界。
3、九顶山
九顶山原有9座山头,三十多年的开采,植被破坏严重,山岭间还布满了石窝,龇牙咧嘴、斑驳嶙峋。2016年11月开工建设。公园占地面积2938亩,涉及军屯、万盛、凤凰、彭官4个村居,完成投资3.5亿元。
九顶山分为北部生态地林区、矿坑生态修复区、东部生态林区和南部生态林区4个片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矿坑利用、山体修复绿化、路网管线、休闲公园、自行车道、浇灌系统等。累计完成拆除房屋构筑物7200平方米、崖壁除危5.2万平方米、石方爆破18万立方米、清理挖填土石方146.8万立方米,整理地形108万平方米,外调种植土83万立方米,完成乔木、灌木绿化种植100余万平方米,播种各类地被39万平方米。
4、牧龙山
牧龙山是高新区生态修复的最后一座山体,围绕着遗留矿坑布置各类景点,从生态、发展和审美三个层面打造集自然生态修复、工业记忆恢复、生态文化利用、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生态绿地。修复后的废弃矿坑华丽转身为山体公园群。
六桥连七山,富春山居图
废弃矿山不在,绿水青山重现。为更好的打造四宝山区域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推进文旅工作发展,宝山中心结合自身实际及发展需要制定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在《规划》中,高标准设计建设绿道景观桥项目,六座生态景观桥梁串联七座山体,结合山势地形和空间形态,优化绿道系统,设计上重点体现一桥一立意、一桥一形态、一桥一色彩,与周边山体遥相呼应,将七座山体建设成连续、完整、高效的环山闭环,为市民带来全方位、连续式、情节型的极具沉浸感的游览体验,形成沿山看水、山水相依的生态游赏廊道,从“城市中的公园”向“公园中的城市”转变。
六桥联七山之姻缘桥
连接玉皇山与九顶山的“对月桥”施工图
经过大规模修复,四宝山街道区域内的黑铁山、九顶山、玉皇山、牧龙山、四宝山、柳毅山、花山七座山体已经成为城市的“绿肺”和游客、市民眼中的“诗和远方”。七座山虽然各具特色,但无法形成统一整体,如何将七座山连为一体,四宝山街道大胆实践,实现“廊桥跨山、山水入城”的愿景,打造山体景观地标。
整个生态廊桥项目以轻钢结构为主,根据山体特色和主题进行设计,串联花山等7座山体40余公里环山绿道。在各方努力下,目前已经如期完成桥梁吊装施工。同时,2022原生态工业风文化休闲街区、秀水廊道、智能网联全生态场景等项目协同施工。秀水廊道整个水系主要由军屯水库、凤凰水库、万盛水库、太平水库组成,建设环水生态绿道,保留现状植物,遵循适树适地原则,丰富季相、物种层次,营造“硕果飘香、草影重重”生态野趣的林带植物景观。
六座廊桥的名字极具浪漫元素,一号桥横跨宝山路,连接柳毅山与四宝山,名为“蝴蝶桥”。二号桥横跨花山西路,连接四宝山与牧龙山,名为“姻缘桥”。三号桥横跨鲁山大道,连接牧龙山与玉皇山,名为“丝带桥”。四号桥横跨联通路,连接玉皇山与九顶山,名为“对月桥”。五号桥横跨鲁泰大道,连接九顶山与黑铁山,名为“时光桥”。六号桥横跨联通路,连接花山与牧龙山,名为“连心桥”。
一座座连接山涧湖谷之上的生态廊桥,从时光深处走来,连接山水的廊桥,也连接起过去和未来。廊桥弥漫在诗与远方尽头的迷人风韵,更寄予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