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榆阳区区委区政府联合都市更新集团发起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研学营地“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设计大师工作营(下文简称“补浪河大师工作营”),聚焦榆林独特而广大的防沙治沙成果,力图深入挖掘并整合这些独一无二的潜在自然人文历史资源,规划展现榆林毛乌素沙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沙漠生态园博园”。
基于项目的复杂性,特采取“大师工作营”模式,形成项目策划、规划、景观、建筑、灯光照明、公共艺术、视觉导览等多专业的系统性工作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动态、有机的管理,形成整体实施型空间蓝图。本文为王者联合艺术总监王成福领衔团队的补浪河景区视觉导览设计解读,通过匠心独运的设计创意与紧扣沙漠园博园特色的主题构思,实现视觉美学新生。
补浪河景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陕蒙交接地带,长期面临土地资源贫瘠、沙漠化严重等问题。毛乌素沙漠的治理,是关乎全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重大课题。此外,补浪河景区作为城市周边的生态景区,不仅承载着展现地方特色的重任,更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治沙精神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开发与建设的道路上,景区面临着诸多限制。每一棵树,都是治沙人辛勤汗水的结晶,是宝贵的生态成果,需要得到最严格的保护与珍视。
既要秉持生态平衡的理念,又要深入挖掘和展示治沙文化的深厚内涵与独特价值,力求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最完美的平衡点,是补浪河景区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榆阳区区委区政府联合都市更新集团发起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研学营地“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设计大师工作营,聚焦榆林独特而广大的防沙治沙成果,力图深入挖掘并整合这些独一无二的潜在自然人文历史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沙漠园博园”。项目以策划为先导,先由策划团队提出“沙漠园博园”的整体定位,精心策划了十二个园中园的主题旨在突出项目的核心亮点。接下来,规划团队与策划团队紧密携手,对景区的生态资源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可行且富有前瞻性的规划框架。再由建筑、研学、智慧、灯光照明、公共艺术、视觉导览等领域的专家与团队,从不同专业的独特视角,为补浪河景区带来更多更具创意性的设计作品。
视觉导览设计,作为景区体验的核心组成部分,肩负着引领游客深入探索与感悟沙漠园博园独特魅力的重任。王者联合艺术总监王成福领衔的设计团队,基于对项目背景的深刻洞察与对沙漠美学的独到见解,精心设计了补浪河景区视觉导览系统。它不仅作为游客游览的指引,更是治沙精神与沙漠生态美学的展现平台。设计中巧妙融合了创意性与主题性,充分利用当地特色元素与环保材料,不仅实现了视觉上的震撼与美感,更深刻传达了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沙漠美学盛宴。
王成福
王者联合艺术总监
亚洲影响力设计奖获得者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01
现状解读及方案思路生成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研学营地是我国唯一一个4A级巾帼英雄主题景区。项目地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旱、温差大、风力大,土地盐碱腐蚀性高。
2023年,都市更新集团邀请到WWS王者联合设计团队进行了视觉美学设计(标识系统)。团队在充分考虑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独特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并延续其美学理念的基础上,以“生态融合、文化传承”为理念,通过色彩运用、形态创新、视觉层次构建、精准信息传达等方式为补浪河景区设计清晰明了、富有吸引力、主题突出、易于识别和理解的标识系统,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强景区的形象和认知。
设计团队对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研学营地“林田湖草沙综合提升项目”实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该项目区域范围大,核心区与扩展区间隔远,各园区主题特色分明,给视觉美学设计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及方案创作带来诸多挑战。如:
基于此,专项设计团队认为标识系统在景区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标识系统,不仅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方向指引功能,还可以提高游客的游园体验,满足功能性及艺术性设计两大需求。所以,从标识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层面考量,设计团队希望秉持“少即是多”的原则,控制标识总体数量及造价成本。各园区(园中园)联动统一考虑信息指引,从品牌感、功能性、艺术性三个维度提升项目的品质。从标识系统的造型艺术层面考量,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治沙精神为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结合园区的实际环境特点,考虑游线、研学的功能实用性,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将园区的视觉美学从标识系统层面进行全面升级。
02
解决策略与核心思想
沙漠园博园视觉美学设计(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将整体项目标识规划分为3大区域“周边道路、景区内部、园区内部”,为这3大区域标识打造各自的标识体系,周边道路标识执行道路交通标志的标准,满足车辆指引使用;景区内部设计满足人车使用的标识系统,提取项目核心IP形象,通用设计;园区内部标识根据各园区形象分别提取相应的IP形象进行创作,打造符合各园区特色的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信息分级
对园区整体标识系统进行等级划分,一级标识为景区形象及园区形象标识,二级标识为导览图及引导类标识等,三级标识为警示提示等运营管理类标识。
▴标识系统信息分级
深入挖掘并展现“治沙精神”的内核,是标识造型设计策略的核心,历经四十余载风雨洗礼,见证了治沙女民兵连十四任连长的更迭,以及队伍成员的不断更替,但换人不换精神,治沙女民兵们却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最初的信念与方向,治沙造林事业一路传承,铸就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治沙连精神,树起了一座塞北大漠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丰碑。
灵感来源:屹立不倒的长城姑娘治沙连
“长城姑娘治沙连"成了一个英雄集体,从1974年到2019年,46年间这个集体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注目和褒奖,同时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和称号。
▴长城姑娘治沙连
▴参考元素
提取视觉元素进行IP化
以治沙精神为核心,生态和谐为基调,美观实用为特色,以用户体验为保证。
▴设计概念草图
▴园区总入口精神堡垒
▴景观标识效果图
03
主创设计师观点
补浪河“治沙精神代代传承”是本次景观导视设计的核心概念。从70年代至今40多年,一代又一代的、屹立不倒的长城姑娘治沙连,始终向广袤的沙漠进军,向沙漠争夺春色。设计中使用了“治沙连女兵、治沙植物馒头柳、治沙工具、沙漠沙丘”等典型形象进行设计核心概念的延伸演绎,配合各园区主题化特征,融入到各级导视标识设计当中。物质层面体现了治沙历程中很重要的人与植被的落地生根;精神层面也体现了汇聚、向上的治沙精神力量与决心。
04
重点设计方案
▴园区大门方案
▴园区大门方案
▴园区内部道路
▴治沙精神文化展示园园区入口
▴沙漠萌宠乐园园区入口
▴农牧业生产示范园园区入口
▴沙漠生态景观园艺园园区入口
▴月亮湖沙水乐园园区入口
▴沙漠练兵军博园园区入口
▴园区建筑标识——治沙精神报告厅
▴园区建筑标识——研学大本营
▴园区建筑标识——研学接待服务中心
05
方案总结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研学营地“林田湖草沙综合提升项目”该区域作为独特的主题景区,面临着导视缺失、设计不足及与环境融合度低等挑战。WWS王者联合设计团队针对视觉导览系统存在的问题,从规划与造型艺术层面,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设计策略解决方案,旨在通过视觉导览系统优化新生提升游客体验,推动景区向5A级标准迈进。
将“少即是多”原则与“治沙精神”内核充分融合,设计聚焦“治沙精神代代传承”,创造性地将治沙历史文化与自然元素融入视觉导览系统,展现在地深厚文涵与生态美学,优化布局并强化视觉导览系统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增强游客的情感共鸣与综合体验。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研学营地“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沙漠园博园)设计大师工作营景区视觉导览设计
设计团队:王成福、曲建、李光海、李明、陈欣宇
补浪河大师工作营由都市更新(北京)控股集团董事长、CBC建筑中心主任彭礼孝担任总策划,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黄晶涛担任总规划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原院长王向荣担任总景观师,宁夏沙坡头旅游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陶能担任运营总顾问,北纬开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大伟担任研学总顾问,北京同衡和明光电研究院院长荣浩磊担任灯光照明总顾问,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原院长王中担任公共艺术专家,王者联合艺术总监王成福担任视觉导览专家,形成大师工作营总师团队,构建以总师统筹指导为核心的多专业面对面工作平台,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把关与指导,在整个推进过程中动态陪伴项目成长,指导补浪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