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在我心中是很诗意的一个地方。无缘曾到,诗里相逢。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太多诗人来了又去,给临安两字熏染了诗意。杭州的西湖太过热闹,临安的清静就刚刚好。
刘墨先生欲访琴操墓,我有幸得随吾师金心明先生车驾,同游临安玲珑山。
玲珑山不高,初看不奇,再看也平平。从南麓登山,途径有醉眠石,三休亭,九折岩。山不险绝,石无崚嶒,较之名山实无可观者。 在三休亭上小憩,金师言:
山水要看人文,有了人文山水就有了灵魂。
此地东坡曾到,醉眠,题诗,千秋苏句,岩树生辉。后来者寻迹追仰,寄意抒怀,隔着时空长河与前人诗酒唱和,比之单纯登山临水岂不更有意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所以我明白了,为何游卧龙寺,觉寡然无味,因是重建了,看起来干净庄严,其实已经没有人文的印记,没有了岁月的沉淀。
穿钟楼,步松径,至归云廊,廊后苍松挺拔。琴操墓掩映在松阴之后,墓碑斑驳,墓盖苍黑,石头自然堆叠围起一数步之地,既不张扬,也不觉卑微。我其实不知琴操何许人,向刘墨先生请教,先生曰:
琴操宋名妓才女也,与东坡游西湖而戏作参禅问答,因闻东坡言“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而醒黄粱梦,发愿往生西方,于玲珑山别院出家修行。
言毕抚碑默然。
金师却懂刘墨先生,于道旁摘得一束无名紫花递给他。先生接过,弯腰,轻放碑前,喃喃道:
远道而来,无以为敬,送上一束无名野花,聊表心意。
时甲辰六月十九,观音成道吉日也。同游者金师公子毛毛,赣州刘杨青,女史瑶瑶。振祥作记。
玲珑山入口
吾师金心明先生与刘墨先生
与刘墨先生
三休亭
玲珑山摩崖石刻
刘墨先生在卧龙寺前,树如卧龙
钟楼,陆俨少对联。
归云廊
古松下两先生
刘墨先生献花琴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