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圈摄影大赛的参赛选手们蠢蠢欲动,当手机计步榜前十名清一色突破五万步,当“堵车时如何优雅地使用矿泉水瓶”再一次成为热议话题,我们就知道,那只名为五一的吞金兽它又来了。
不同于以往,今年的五一假期出行人数真正适配上那个词:多到爆!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相当于每4.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在旅行;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人均花费近600元。
那么,这个火爆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又彰显了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呢?
最无效规划
如同猫咪对纸箱的迷恋,当年年轻人嘴上说着“躺平”,身体却十分诚实,执着于假期出门来一场“人挤人”活动,让出行人数和消费总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而在筹划旅行这件事上,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巧思,只不过,每一个巧思都有“撞同款”。
为了避开人潮,有人计划当“早鸟卷王”,在5月1日之前出发,打个时间差。巧了,全国有19%的游客都这么想。还有人计划“超长待机”,利用年假机制把五一假期和年假合并在一起拼好假,把5天假期拉成11天,错峰出行。也巧了,有近7%的游客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同时出发。
打工人用Excel表格计算最优请假出行方案的样子比高考填志愿还虔诚,结果得到的是比“超级拥挤”情况轻一点的“中度拥挤”。
更多无法错峰出行的人也拥有自己的巧思,那就是反向旅游,比如非常姐我就是这样。提前让deepseek帮忙推荐了几个冷门小城,结果以某家连锁酒店为例,大家看截图吧:
万万没想到啊,小众目的地的住宿价格比一线城市还高。
这个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热度同比增长了25%,全国1230个县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游客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来的居民占比超六成,这也推高了酒店和民宿的价格。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四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54%,五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28%,远高于低星级酒店24%的涨幅;携程数据显示,乡村游订单同比增长20%,度假农庄多地联营店入住率突破90%。热门的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五一”客房预订提前两个月就进入了旺季。
这个假期,几乎就没有所谓的“小众旅游目的地”,社交媒体上随手一翻,那都是“众众从从人人你人人从从众众”。
最能玩的群体
打工人趁假期出门放松身心?不,这个五一假期最亮眼的是“一老一少”的强势入场。
正所谓“退休不是终点,是自由行的起点”,这个五一假期,55至60岁用户酒店预订增幅达43%,其中今年退休的“70后”增幅最高。他们注重出游质量和情绪价值,偏好自由行,选择徒步、户外亲近自然的景点路线。
而文旅融合的强大爆发力,也直接拉动了旅游经济。全国超23场音乐节轮番开唱,撩拨着大学生们躁动的心,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19岁-22岁的大学生们过了一个“穷游但精致”的假期,他们坐着飞机出游,白天逛景点晚上蹲青旅,去哪儿数据显示,购买“人生第一张机票”的19至22岁大学生预订量同比激增60%。
最内卷行业
要说这年头最卷的行业,文旅应该排行前三。就是要拉好感、造流量、带动消费市场。
纵观这几年的旅游市场,呈现了投诉率下降和服务满意度提升的趋势,这得益于各地对文旅产业的高度重视,对游客就是一个字:宠!
看看今年的热门新闻:
重庆市荣昌区政府开放机关食堂,假期首日接待游客5000人,门口停满了来自各地的车辆,米饭秒空。
甘肃敦煌市直机关食堂也向游客开放,凭身份证和市属景区门票等相关证明登记后用餐,只收成本费。
江苏东海县政府食堂面向外地游客开放,10元两荤两素。
安徽黟县宏村镇政府食堂继续向游客全面开放,10元套餐五菜一汤,还送黄山烧饼一份。
还有很多地方的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免费开放。
更绝的是这种:
山东日照一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现场洒蛤蜊提升游客赶海体验,主打一个让“谁都不白来”,情绪价值拉满。
三亚市开启全城椰子大派送模式,由志愿者在机场、车站、景区等点位免费给游客发放椰子,部分酒店也会把椰子送到房间,可以说是清爽到家了。
还有河南焦作云台山,万斤西瓜全免费,5万支雪糕免费送,NPC陪玩;陕西榆林外地车辆违停贴单不处罚。
卷到这种程度,不上点科技是不行的。今年五一, AI广泛参与到文旅之中。AI辅助制订的旅游攻略已经是常态,交互游戏、动态定价系统、AI拥堵预警等技术也被应用。
南京整合800多个演出展览、乡村游、城市夜游等场景和资源,推出 “AI南京”,只需扫码,城市小众精品打卡点、长江绝美落日观景台等推荐就会迅速生成。
合肥淮河路步行街AI互动,游客用手机碰一下街边的城市IP玩偶,就能领专属消费券。
北京地铁通过智能调度应对客流高峰,上海外滩启用人流热力图实时引导游客分流。同时,景区通过“分时预约+虚拟排队”缓解拥堵压力。
总之,文旅业的进步与发展让更多人拥有了舒心暖心的旅游体验(除了人挤人),或许,明年的五一假期还能创造更高的消费奇迹。
所以,明年五一你还要继续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