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河
说起根河
你会想起什么?
它是中国最冷的地方
以—58.6℃的低温高居全国之冠
被称为“中国冷极”
它森林覆盖率达到91.7%
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市
是绝佳的避暑康养胜地
被称为
“中国唯一一个使鹿部落”
的鄂温克族人在这里放歌山林
远离繁华
极度的寒冷、 良好的生态、 独特的文化是根河市最亮眼的三张名片,也是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力点。
良好的生态给了根河市发展旅游的底气和支撑。走进根河就会发现,“唯一的‘污染’是松香,唯一的‘噪音’是鸟鸣”,这句广为传播的旅游推介语真不是夸张。
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根河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54天,空气质量达“良”及以上天数为354天,占全年比例为100%。
这里是占地两万平方公里的大氧吧。
在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初次来根河的浙江游客小张忙着给女朋友录视频。“这里太美了,让人内心安静。”小张和女朋友都是互联网公司职员,“996”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一直想逃离城市。趁着年假,他们选择来到了根河,享受林间惬意的生活。
背倚兴安,资源富集。根河各类自然保护区和湿地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各种野生动植物有3000多种,矿藏资源有10余种,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原始人类在坚硬的岩石上绘制出了岩画,记录了他们狩猎山林的生活;逐猎四方的鄂温克族人诗意地栖居于泰加林深处。
大美根河,目之所及皆风景,所见所感皆故事。
吸引游客的不仅是风光秀美的自然环境,还有自古传承的深厚文化。
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入馆登记簿上面显示当天的游客来自山东省、河南省、黑龙江省等地。
在一件桦树皮盒前,本地游客老张停住了脚步。“这种桦皮盒,小时候我家也有过,父亲拿来装烟叶。”
承载着老张儿时记忆的桦皮盒制作方法是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的一部分,现在是根河的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根河市有3项国家级、16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1项呼伦贝尔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非遗传承人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泰加林、景区中、根河畔······到处遍布“非遗”踪迹,盛开着“非遗”之花。
夏日里,泰加林中格外凉爽怡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温克驯鹿习俗传承人布冬霞,正在教习天津市来的少年研学团的小团员们学习简单的鄂温克语单词。
与以往以参观体验为主的布冬霞旅游点升级而成的“布冬霞部落”,现在向游客提供教鄂温克语、教唱民歌、讲民族故事等研学内容。
布冬霞说:“鄂温克族文化的传承,不能是课堂上的教学。把传承放在游戏中,让文化活起来,更能让孩子们记得住。”
上午11点,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内《我们的敖鲁古雅》演出准时开场,以青年婚礼为主题的演出获得了游客热烈的掌声。作为呼伦贝尔市级非遗项目,敖鲁古雅婚礼以“舞蹈+音乐”形式还原了鄂温克族猎民婚礼时的热闹场景,展示了根河的驯鹿文化。
“一个时长30分钟的节目中至少有15项非遗展示。”根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刘天野说。这支仅有27人,由专业和业余演员共同组成的演出团队,在夏天的旅游季节,每天要出演3场,观众达千人。
“非遗是‘活态文化’,要活起来,动起来,才能‘火’起来。”刘天野说。
2022年,敖鲁古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投入使用,这里用于非遗项目发展传承培训、民俗文化特产销售、民俗研学。
在传承中心的研学教室,来自深圳市的游客小张正在与女儿全神贯注地烙着桦皮画。桦皮纤维细密、薄层如纸,鄂温克族猎民利用其天然纹理,刻画出最初的生活和想象。现在,游客可使用电烙铁在桦皮上做画,制作起来更加简便快捷。
桦皮画制作属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非遗项目,通过根河敖鲁古雅旅游开发公司的研发,成为了具有鄂温克族民俗符号的教学教具。现有课程中,桦皮画、太阳花制作、撮罗子模型制作广受游客欢迎。
目前,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为自治区非遗特色村镇,敖鲁古雅文化体验游被呼伦贝尔市列为非遗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长期以来,根河市致力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导下,“非遗+旅游”已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根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韩松岭说:“非遗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催生了更多独具文化意蕴的旅游产品,创新了旅游业态,丰富了旅游供给,也激活了数量巨大的非遗文化资源,使非遗文化通过旅游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根河,传承文化包括非遗,又不仅限于非遗。
傍晚,位于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内的西乌乞亚撮罗营地格外美丽。夜色中,传来了鄂温克族民歌声,游客围坐在舞台四周,聆听着来自深山的呼唤。
西乌乞亚,鄂温克语译为“阳光普照”,整个营地具有显著的鄂温克民族特色。
西乌乞亚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郝友峰说:“从建立时起,我们就把展现鄂温克民族风情视为企业责任。在酒店规划方面,我们选用了鄂温克族传统民居撮罗子外形;在室内装饰上,我们把最能体现敖鲁古雅的美术元素符号与现代酒店用具相结合;在服务上,我们安排了演艺活动,提供特色餐饮。我们觉得,营地既要有现代的方便,更要有传承之美。只有更多的年轻人接受,民俗才能得以传承,永远时尚。”
根河敖鲁古雅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李云霄,至今还记得从2022年项目开工以后的奋斗岁月。2022年起,根河市以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建设为突破口,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了敖鲁古雅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等景区提升项目,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驯鹿文化博物馆、原始部落、艺术中心面貌一新,新建的敖鲁古雅酒店、西乌乞亚撮罗营地等项目惊艳登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鄂温克族的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其中。
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使敖鲁古雅景区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更加齐备,已从单一的观光类景区跃身成为文化特色显著、游玩类别丰富、消费场景多样的多元化景区。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已经成为根河体量最大的文化旅游IP。
半城天然半风情
从欣赏自然风光到
沉浸体验的自然课堂
从座无虚席的民族演艺
到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
“文旅融合”为根河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撑起了旅游流量。2023年,根河市接待游客208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74%。
随着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今年夏天,根河市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旅游吸引力不断加大,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丁凤泽
视频:梁伟东 孙强 陈宇 蔡明
图片:王梓屹 蔡明
美编:何凯
主编:徐晓梅
监审:韩永刚 郭悦
监制:康健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伦贝尔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