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首日,吉林市迎来阴雨天气与文旅客流“双高峰”。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坚守一线,以“执法蓝”护航“出行安”,在火车站、高校、景区等重点区域织密安全网、架起暖心桥,用责任担当绘就节日最美“平安底色”。
前沿阵地:织牢客运安全“防护网”
细雨中,执法人员在市火车站东西广场构建起交通秩序“前沿堡垒”。“5·1”当日累计检查巡游出租车200余台次,现场纠正不规范运营行为15起,同步联合公安、城管、客运站开展联合巡查3次,制止违停候客车辆10余辆次,用“严执法”与“暖服务”守护旅客出行“第一公里”。
高校周边:筑牢师生出行“安全线”
针对假期学生集中出行特点,执法力量向高校周边倾斜。采取“定点值守+流动巡查”模式,通过“警示宣教+执法震慑”双线发力,发放“拒乘黑车 安全出行”宣传画报500余份,现场讲解非法营运危害案例12起;同步检查巡游出租车80余辆次,劝离疑似非法营运车辆10台次,组织学生有序乘车150余人次,实现安全出行“全链条护航”。
景区战场:守护旅游群众“畅行路”
在松花湖、朱雀山等景区,执法人员化身“安全督导员”与“交通疏导员”。严格核查旅游包车资质证件30余辆次,现场整改安全带未系牢、灭火器过期等问题2处;配合景区管理人员指挥车辆停放200余辆次,协助疏导1起因车辆刮擦引发的拥堵事件。雨中忙碌的“荧光绿”身影,成为游客眼中“最安心的风景线”。
温情服务:传递执法为民“心温度”
“严格执法”背后,“暖心服务”持续升温:金珠超限检测站变身“爱心驿站”,为旅客提供热水、方便面等物资;客运执法大队开设咨询服务台,解答路线咨询300余次;昌邑执法大队前沿“护学岗”主动帮助学生搬运行李40余件;海事执法点配备医疗应急箱,帮助旅客4人次……点滴细节让雨中的城市更具温度。
数据见证担当:“五一”假日首日,市交通执法支队累计检查车辆500余台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起,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湿透的制服、嘶哑的嗓音,见证着这支队伍的坚守与奉献。“群众过节,我们过关。越是特殊天气,越要筑牢安全防线!”市交通执法支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强节日期间执法保障,用“时时在线”的担当守护市民游客平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