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每年一到四五月,总觉得春天像被谁偷走了似的,刚赏完梅花、桃花,油菜花的热闹还没看够,转眼就到了春末。不过啊,在四川西充县关文镇,这个时节反而迎来了一年里最浪漫的景致——橙花开了。你懂的,那种白色小花缀满枝头,风一吹,空气里都是清甜的香气,怎么说呢...比香水还让人上头。
话说回来,关文镇可不是普通的赏花地。这里既是"纪信故里",又是川北有名的柑橘之乡,今年4月25日到5月5日,当地搞了个"橙约关文"主题嘉年华,直接把春游玩出了新高度。
拾山湖畔的非遗集市
主会场设在拾山湖边的滨水栖居,刚到湖边就被热闹劲儿震住了——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表演皮影戏,幕布上小人儿翻跟头的灵活劲儿,惹得小孩们哇哇直叫。旁边的剪纸摊位更绝,老大爷拿着剪刀三下两下就剪出个"忠义关文"的字样,游客举着拍照能发半天朋友圈。
对了突然想起,西充本地美食摊才是隐藏王者。泥拨弄(一种糯米糕)蒸得蓬松软糯,浇上红糖汁儿;热凉粉冰火两重天的吃法,配上老板特制的辣椒油,怎么说呢...吃完恨不得打包十份带走。最绝的是面人师傅,现场捏的橙花造型惟妙惟肖,带孩子的家长根本挪不动腿。
当陶艺遇上蓝染
往湖边走百来米就是DIY体验区,这里可比商场里的手工坊有意思多了。陶艺用的居然是关文本地红泥,指导老师笑着说:"咱们这儿的土含铁量高,烧出来自带橙红色,和橙花特配。"我试着拉了个歪歪扭扭的花瓶,晾干后还真有几分粗陶的野趣。
隔壁蓝染区更热闹,白布往染缸里一浸,捞出来氧化后慢慢变蓝的过程,简直像在玩魔法。有个小姑娘把橙花标本夹在布料里扎染,成品展开时花瓣轮廓清晰可见,围观群众集体发出"哇"的惊叹——这种自然与手作的碰撞,可能才是旅行中最珍贵的记忆吧。
沙滩打卡与忠义剧场
要说最出片的,还得是人工沙滩。组委会脑洞大开,在湖边铺了200平米细沙,摆上草编遮阳帽、复古墨镜当道具。最绝的是摄影师会突然抓拍,我正蹲着堆沙堡呢,第二天居然在活动官网上看见自己龇牙咧嘴的傻样,怎么说呢...又尴尬又忍不住保存。
下午三点,橙花剧场准时开演。本以为就是普通歌舞,没想到编剧把纪信将军"诳楚存汉"的历史故事,和橙花"纯洁奉献"的寓意揉在了一起。川剧变脸演员从台上一跃而下时,背景正好是漫天橙花雨,台下大爷大妈鼓掌鼓得手心都红了。对了突然想起,南充文旅学院的茶艺表演也惊艳,长嘴铜壶划出的弧线伴着《橙心茶语》的配乐,连外国游客都举着手机录全程。
星空下的音乐与啤酒
傍晚的帐篷音乐季才是年轻人的主场。南充文旅学院的学生乐队太会搞气氛,开场民谣唱的是《橙花开的季节》,唱到副歌时全场手机闪光灯亮成星海。后来摇滚乐队一上场,直接炸了——主唱甩着头大喊"关文的橙花永不凋零",台下姑娘们尖叫着往台上扔刚摘的橙花,怎么说呢...这热情劲儿比音乐节还疯。
玩累了就去烧烤区,本地黑山羊肉串烤得滋滋冒油,配上微苦的鲜酿啤酒,突然就懂了为啥四川人总说"好吃不过鲜货"。有个戴渔夫帽的大叔边啃羊排边感慨:"二十年前这儿还是荒山坡,现在居然能边看星星边撸串..."话没说完就被隔壁桌的划拳声淹没了。
垂钓者的春日禅意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发现湖边早已坐满参加钓鱼比赛的大爷们。有个穿迷彩裤的老爷子特别逗,鱼竿架在支架上,自己却歪在躺椅里打呼噜。问他不怕错过鱼讯吗?老爷子眯着眼笑:"钓不钓得到无所谓,闻着橙花香打盹儿,神仙日子嘛!"
结果你猜怎么着?中午称重时,睡醒的老爷子居然拿了亚军——他桶里那条五斤多的草鱼,据说是被橙花熏晕了才咬的钩。组委会颁奖时还特意强调:"咱们关文的鱼都带着橙花味儿!"台下笑倒一片。
徒步遇见的花海秘境
最后半天参加了环湖徒步活动,这才发现关文的春天有多奢侈。沿着湖岸走,左边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右边是绵延的橙花林,怎么说呢...像是走在莫奈的画里。更妙的是沿途设了七个打卡点,每个点都有学生志愿者讲解柑橘种植知识,有个扎麻花辫的姑娘说:"我们这儿的橙花能提炼精油,比法国格拉斯产的也不差呢!"
快走到终点时,突然看见几对新人穿着婚纱在花树下拍照。新娘的头纱被风吹得飘起来,和落下的橙花瓣缠在一起,摄影师喊着"再笑甜一点",恍惚间觉得,或许春天的所有温柔,都藏在这白色小花里了吧。
回程的大巴上,邻座阿姨掏出一包橙花蜜饯非要我尝尝。甜里带着微微苦,像极了这次旅行——热闹里藏着文化底蕴,烟火气中透着风雅。话说回来,明年这个时候,可能还得再来一趟,毕竟那帮搞陶艺的学生说了,要开发橙花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