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约起来
南昌文旅打卡点上新啦
今天,
南昌东湖区 德胜门、
豫章后街(蛤蟆街)、
五台庵3处文化地标牌楼
正式落成揭牌。
众多市民前来围观,
现场热闹非凡,
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上午9点,
德胜门小游园内人头攒动,
不少市民早早来到这里,
等待见证德胜门牌楼的揭牌时刻。
随着红绸缓缓落下,
一座融合
“城墙肌理、地域符号、公共休憩”
三重元素的牌楼展现在大家眼前。
青灰色的仿古基调,
还原了城墙旧貌,
精心打造的老南昌历史记忆墙,
让人们瞬间穿越回往昔岁月。
东湖区城管执法局市政园林股相关负责人陈旭萍介绍:“我们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把德胜门文化墙、大士院街区市井记忆、老南昌红色符号等文化基因融入其中,将原本闲置的地块变成了现在兼具历史叙事性与公共休闲性的空间。”
与此同时,
豫章后街(蛤蟆街)牌楼前
也围满了人。
这座三门四柱五楼的石木结合结构牌楼,
样式为清代传统赣派风格,
柱体用整石打造,
屋檐及梁架选用菠萝格木材,
浅雕卷草纹搭配青瓦,古韵十足。
“以前就常来蛤蟆街吃美食,现在有了这座牌楼,感觉更有韵味了,以后外地朋友来,这就是必打卡的地方。”市民王晓倩笑着说。一位在附近经营小吃店的老板章子龙开心地表示:“牌楼建起来后,街道更有特色了,相信会吸引更多游客,我们的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在五台庵巷,
五台庵牌楼也正式亮相。
它作为街区重要的路标,
为这里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市民们穿梭在牌楼下,
纷纷拍照留念。
据了解,自去年6月以来,东湖区对大士院街、半步街、五台庵巷等核心街区进行了全面服务设施提升改造,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此次落成的3座牌楼,是改造工程的重要成果。
这些牌楼不仅强化了历史街区的文化辨识度,还与滕王阁、大士院、“四大名楼”等景区街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集历史文化、市井烟火、特色美食于一体的文旅黄金线路,有力提升了区域文旅品牌影响力。
“五一”假期,东湖区大士院游人如织,烟火升腾,美食云集。
这个“五一”假期,
东湖区3处新落成的文化地标牌楼,
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南昌历史文化、
体验市井烟火的热门打卡点。
它们的建成,
让南昌老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刘冕/文 喻云亮/图 李沁璇/视频
编辑:梁琼 二审:万依柳 终审:邹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