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朋友圈发泄了一番对《美国队长4》剧情的失望,转瞬之间,却看到迪士尼的股票像心电图一样直线下滑。近日,北京的白领小林经历了一场魔幻的24小时——国家电影局宣布将减少引进美国影片,紧接着好莱坞六大公司市值瞬间蒸发了300亿美元。
这件事要追溯到上周三的发布会,电影局发布会上直接给出硬核回应:市场规律与观众选择。用简单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不是我们不放,是你们拍的套路片连我那楼下奶茶店的小妹都能猜到结局!看看今年春节档,《哪吒2》用42亿的票房将漫威的新片踏在地上摩擦,可见观众对千篇一律的超级英雄故事真是厌倦透顶。
这根本不是文化的对抗,分明是年轻人吃腻了汉堡和薯条,心心念念想吃巷口的韭菜盒子啊。
文化DNA觉醒现场
在杭州开餐馆的刘姐,今年带儿子看了5遍《长安三万里》:现在她的孩子背《将进酒》比英语单词还要流利。根据她的购票记录,家里今年看的8部电影中有6部是国产片。即使《蜘蛛侠》里摩天大楼的打斗再酷,也比不上李白甩酒壶带来的热血沸腾。
B站的数据也很给力:带有国风电影标签的视频播放量三年来增长了380%。《封神三部曲》的道具师老李透露,他们扫掘了200多件殷墟文物,就连朝歌城的一块地砖上都有甲骨文彩蛋。
好莱坞的爆米花危机
上海的影迷老周做了个神比喻:漫威的电影就像是标准化生产的薯条,而《哪吒2》的山河社稷图则是文火慢炖的老卤——如今的年轻人宁愿排队等位,也想吃口热乎的。这番话在知乎上获得了2.4万的赞,评论区也炸出了经典金句:当00后开始用《孙子兵法》分析电影彩蛋时,谁还在乎美国队长的盾牌材质?
不过,争议依然存在。在陆家嘴上班的Marco认为《奥本海默》的叙事技巧值得借鉴,不能只闭眼讴歌国产片。但是他朋友圈里点赞最多的评论却是:我们不需要第二个漫威,我们需要自己的神话宇宙编码手册。
刷爆抖音的段子真相也浮出水面:二十年前是好莱坞教我们制作特效,而现在是我们在教他们看财报。当美国的分析师熬夜算计要建多少座迪士尼才能填补票房的窟窿时,成都的影迷正在三刷《哪吒2》——太乙真人那句关于文化自信的话可不是空话,是镌刻在骨子里的GPS,成了当下的热门梗。
知乎上关于是否该给好莱坞留个观察期的讨论火星四溅,经济学博士@数据狂人抛出了模型:如果中国完全停止进口影片,好莱坞需要裁掉1.2万个特效岗位。但B站对此对比视频《流浪地球3》与《星际穿越2》的特效逐帧PK的弹幕更为犀利:终于轮到老外的字幕组熬夜翻译中国的科幻梗了。
最耐人寻味的是:在上海迪士尼穿汉服打卡的游客,与洛杉矶唐人街里观看《哪吒2》的华裔,正在用手机支付重塑文化的版图。当《易经》的八卦与漫威的编剧公式相撞,真正的胜负或许根本不是票房——看看TikTok上中国神话宇宙话题下23亿的播放量,就知道年轻人渴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爆米花桶里装的不再是雷神之锤,而是哪吒的风火轮——这究竟是文化保护的温床,还是产业进化的必修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