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历史悠久,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历经数千年发展,早已成为山西饮食文化的核心,种类繁多,让人目不暇接。究竟山西有多少种面食?答案是:两百多种。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山西人对面食的热爱与执着,每一种面食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风情与文化内涵。
山西面食从制作方法上,可分为蒸、煮、烤、炸、煎五大类,每一类又衍生出众多花样。先说蒸制面食,最常见的有馒头、花卷,看似普通,山西人却能玩出花样。定襄蒸肉面塑,以面为原料,塑成各种造型,花鸟鱼虫、神话人物栩栩如生,既是美食,也是艺术品。将面揉成小块,搓成细长条,盘绕成圈,点缀红枣,便是香甜可口的“枣花馍”,常出现在节庆或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寓意吉祥。
水煮面食是山西人餐桌上的常客。刀削面堪称山西面食的代表,师傅手持削面刀,对着面团“嚓、嚓、嚓”地削出三棱形面条,直接削入锅中,煮熟捞出,浇上浓郁的卤汁,卤汁可选猪肉臊子、牛肉番茄等,面条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拉面也毫不逊色,师傅将面团反复拉伸、对折,动作行云流水,拉好的面条粗细均匀,细如发丝的龙须面更是一绝,可直接下锅煮,也能油炸后搭配甜品食用。此外,揪片、猫耳朵等水煮面食也各具特色,揪片大小均匀,入口爽滑;猫耳朵小巧玲珑,形似猫耳,口感筋道。
烤制面食中,石头饼历史悠久。将面团擀薄,放在铺满鹅卵石的热锅里烤制,鹅卵石传热均匀,烤出的饼外酥里嫩,带着独特的焦香,便于储存,适合外出携带。
油炸面食里,馓子金黄酥脆,以面粉为原料,加入适量盐和水,揉成面团后搓成细条,盘绕成圈,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常作为零食或祭祀用品。
山西面食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两百多种面食,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口感和故事。无论是家常便饭,还是节日盛宴,面食始终占据着主角地位,连接着山西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成为山西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