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湖又名奎潭湖,从芜湖市区驱车前往南陵县城,沿着205国道,南行10多千米就到了。
奎湖位于南陵县北面,是明万历年间数万民工筑堤拦坝圈成的,是南陵县第一大湖,也是芜湖市最大的湖泊。奎湖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形如葫芦。湖中有7个圆形的大沙墩,如奎星排列,因此叫奎湖。
沿湖有石狮、石龟、石鳌、青铜器等古迹遗址,湖中岛屿上散落着大量的印纹陶片,有10多种花纹,证实了周围五千年前就有古越人在此居住过。
奎湖曾是南陵首任县令周瑜训练水师的地方,东吴名将黄盖之墓也位于湖侧。奎湖南岸还出了“十里三峰”的杰出人物,那是在明嘉靖到万历五十年间,在相距不过十里的地方出了三个进士,他们的号中都有一个峰字,都是学养深厚、勤政爱民的清官。
奎湖北岸盛村附近有个阮家墩,那里有北宋著名文学家石蔓卿的墓,还有小庙供奉着他的碑牌,漳河流域的村庄上石门、下石门,也是以石墓命名的。
明进士张真、清初文学家书法家盛此公都出生在这里,至今湖畔秦村楼“上马石”、“金榜题名”的字样历历在目,另外还有文昌阁、圣旨塘等遗址。
湖中最大的荷花墩上曾立有一块“情雁碑”,说是一只公雁被水獭咬死了,母雁伏尸哀鸣不起,农夫及妻子、县官与夫人,都说不能吃这样有情有义的大雁,于是把死的埋葬,把活着的雁放生,同时还立碑为悼。
这里的风俗是六月六划龙船,据说是纪念船老大的女儿南生。她与一个水乡小伙子水陵相爱,父亲反对,提出要端午龙舟比赛获胜才行,比赛前父亲又灌醉了他。南生见水陵不能出场,女扮男妆上船比赛。结果端午后连天暴雨,淹没了庄稼,大家都说是女人参加比赛犯了规矩,要拿南生问罪,而她却送水陵看病去了。没想到,小伙子死在路上,她忍住悲痛,抢救失火的船只,救出几个孩子,自己却因船板砸伤、劳累过度死在水中了。那天正是六月六,大家为了纪念她以德报怨的情操,从第二年起,就在每年的那天举行龙舟比赛了。
奎湖还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在清朝,洋河藕、奎湖糯等特色风味曾被作为贡品,不远千里送进紫禁城。这里的藕都是九孔十三节,白如雪,甜似梨,人称“奎湖六月花香藕,赛过砀山大酥梨”。青鱼、螃蟹、甲鱼、青虾等水产品应有尽有,鱼肥味美,奎湖鲫、奎湖鳜肉美质嫩,与奎湖糯米称为“贡米圣鱼”。
【 本 期 话 题 】
分享有关芜湖水文化的故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截至3月18日17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