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村→舞龙源(佳村)→古茶场……这是尖山镇正谋划推出的一条玉山台地旅游交通专线。”尖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谢菲菲说。
今年以来,尖山镇以缩小“三大差距”为牵引,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全面融入“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形成三镇一乡(尖山镇、玉山镇、尚湖镇和九和乡)共同体,打造“大乌石共富联盟”,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就跨区域共富新图景。
古村蝶变
从“空心村”到文旅示范村
如今又到春暖花开时节,乌石村民将昔日闲置旧校舍改造成集围炉煮茶、咖啡品鉴、文化阅读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空间——乌石书院,又将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文旅新地标。
走进乌石村,来来往往的游客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尤其夏季,避暑经济富了一方百姓,甚至出现“一床难求”场景,这源于乌石村巧妙地将凉爽气候、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富市集、乡村风情和优美生态等元素相结合打包发送,切中大量追求养生文化休闲的游客胃口。
“乌石村位于磐安、新昌、天台三县交界处的鞍顶山下,海拔560米,因为古村内的房屋多采用乌石砌墙而得名。村里夏季平均气温仅26℃,为游客提供了理想的避暑环境。以‘乌石农家乐’为主打招牌的特色避暑旅游产业受到上海、宁波、杭州等城市及金华市区、义乌、永康等周边县市游客青睐。”乌石村党支部书记张威平说,如今80%的乌石村村民吃上“旅游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8万元,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
在乌石村,除一间间用乌石垒砌的古民居吸引游客外,满目新业态又激活“一池春水”——乌石豆腐工坊重现豆腐古法手工制作过程,“怀旧食光”零食店唤醒乡愁记忆,24小时乌石智能便利店彰显现代服务理念……乌石村内形成传统工艺体验、智能商贸服务、文化休闲消费等多元业态,为传统古村注入新活力。
在乌石村和湖上村带动下,去年,尖山镇游客量达180.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达到54.3%和20.9%。
跨区域联动
打造“大乌石共富联盟”
乌石村富了不算富,带动周边乡村共富才是真富。
前不久,磐安《政府工作报告》为尖山镇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推动跨镇联结发展,更好发挥中心镇在城乡共富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重点加快尖山镇提能升级,打造中心镇现代化建设新样板,争创现代化美丽城镇。
如何带动周边乡村共富?
尖山镇提出“台地旅游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思路,将台地区域三镇一乡的文旅资源串联,抱团融合发展,合力打造以乌石村、湖上村为核心的“大乌石共富联盟”,打造一条跨区域共富示范带。
该镇将乌石村旅游集散中心改造成玉山台地旅游集散中心,通过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和品牌共塑,扎实推进三镇一乡文旅集群以及景区串联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更具市场影响力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规划两条玉山台地旅游交通专线和3条台地旅游景点串联线路,实行一票通,将各景点整合在一起共同发展;以台地重点旅游项目为依托,建设好中兴博龙酒店,提升舞龙峡景区,提档升级民宿农家乐等,深化“体育+旅游”融合,带动周边乡镇文旅产业新发展;整合三镇一乡的农发公司组建台地农发集团,专班合作、抱团合作、多村合作,建立乡村土特产集群销售平台,实现乡村跨区域融合发展。
“尖山将发挥省级中心镇的优势,以‘民宿农家乐+共富产业集群’为产业定位,发挥大乌石示范作用,努力推动台地一体化发展,聚力打造‘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促进玉山台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继续保持高位增长,为山区县共同富裕提供示范。”尖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胡相军说。
来源│金彩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