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童行者产品设计师桃子,今天来跟大家聊聊长白山。
在说长白山之前,我想聊聊今年十月我们的东北见闻。那次从中俄边境的呼伦贝尔,到长白山,一方面是想裴叔和安娜奶奶了,另外一方面是产品优化,看看还能做哪些调整。
为了躲避繁华,我们又进山了
记忆中的恩和变化很多。十几年前那里还是一个木屋上贴着牛粪的安静小村子。成群的牛羊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过河、过桥,迎着夕阳回家。
而现在这里已经很繁华了!马路上有大大小小的复活节彩蛋装饰,连咖啡厅也开了五六家了。这里的业态也变得很有意思,还有专门的骑马学校。
很多更高更大的房子在盖起来。
看到这些,诚实的说我的内心是有点失望的。
我们为什么要大老远的跑到边境上的一个村子里,去看车水马龙,看人头攒动,看千篇一律的节日装饰,还有忙到脸上没表情的面包房店员呢?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繁华”发生。我们往更深更远的地方去,寻找一种好像叫安静的东西。
那几天,所有的美好都发生在安静的地方,我们和安娜奶奶,马车夫军军进山了。
走到林间小路上,就开启了一整个探索的旅程!
这是猞猁的爪子,好大!它在路上走走跑跑找兔子。
谁的果子长的像玫瑰?
人为啥非要剥白桦树的皮呢?
找杨树上的杨树黄,找桦树上的马蹄黄,安娜奶奶的棍法堪称王者风范,一下就打下来一个。
给马小六编小辫子,使劲拖着贪吃的它上山;看啄木鸟干的好事儿——把枯树钻成了筛子;辨认狍子松鼠、野猪、棕熊、貂熊还有猞猁的脚印,还有㺖的粑粑;翻开白蚁堆看见里面冒出热气,再帮它们填回去;找雪下面藏着的干蘑菇,看到油亮的玫瑰果尝一个,就忍不住变成不怕扎的棕熊钻进去,再尝一个……
到了森林里面,确实就舒服了。草地,白桦林,黑熊,啄木鸟啊都安安静静或者躲起来。野放的马群至多抬起头来警惕的望着你。
在安娜奶奶的厨房里跟喝热乎乎的奶茶,一边聊着天,也舒服。
欢欢连续十年去呼伦贝尔,她说,这次她发现安娜奶奶不同的一面。
原来安娜奶奶是这么喜欢捡石头,喜欢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喜欢去白桦林里面,喜欢跟我们进山。而暑假这些面完全看不到,因为她却把自己困在厨房和家务劳动里面。
军军也有两面。他一天分成两天过,他一般四五点钟起,去山里捡山货,回来以后村里热闹了,就给游客赶大车。
清晨他是山里的军军,白天他是赶大车的军军。
山里的军军大家一般见不到。他进山要走的很远很深,我央求了半天他才答应,“带我们去好走一点的地方”
无论是军军还是Anna奶奶,我喜欢他们在自然中的样子!你发现一出来他们就舒展开了,变得开心,生动,有趣,他们好爱这里。
有他们在山林也不一样,到处都有发现有故事……好像我们在分享他们的童年,他们的生活。
所以我跟Anna奶奶说:明年雇别人来洗床单儿和做饭,您要跟大家一起玩才行。
是什么让体验变得不同
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我经常逼问自己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的路线到底有什么不同?
对长白山来说,大家选择看上去很多,冬季活动看起来都差不多,这个问题就更让人挠头了。
这次呼伦贝尔之行给了我答案——让相同的活动体验变得不同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环境,第二是人的环境。
在饱受嘈杂之苦后,我在盆友圈好好吐槽了一通。
我们太需要安静的自然了。只有在不受干扰只有自然声音的地方,森林,小溪,大雪……心才能安放下来,再闹的孩子也会安静下来,把身心浸入自然能量场。
所以长白山活动地点选择还是跟我们的一贯风格:安静的森林,避开游客。
接下来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对此长白山我们都有哪些人的环境。
那些引领我们的有趣灵魂
那天我问闪电,你夏天去长白山最好玩的回忆是什么?
他说林场常叔那儿好玩!他走到湖水边顺手舀了一勺,舀上来一勺鱼,就炸了给我们吃,可香可有嚼劲儿了。他们听老常讲故事,他吃完一条又吃第二条,再想吃就没了。
我听了很震惊,用勺子舀鱼?!
就去找老常佐证。老常说那不是勺子,那东北话叫焐子(wu),wu上来的鱼!
这话题一说开老常就打不住了,足足给我发了十几条语音,反正说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
让大家感受一下老常的口才。
不仅是孩子喜欢老常,妈妈们也很喜欢他,闪电说很多妈妈都记了老常的电话,说以后还要再来!
可是!那里只是我们夏天骑车去路过的一个林场而已啊!老常是坚守在那儿的最后的厂长。仅仅是一两个小时的一面之缘。
那种让人一霎那被吸引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呢?
在长白山老常带我们去找泉眼的路上,又顺手揪下来几朵冻蘑,说是这一季最后的蘑菇啦~
老常在林场有一个宝贝鱼塘。我试探问他,我们能捕鱼吗?
老常说可以啊!在鱼塘里凿开冰眼,下杆子,挂网,用最野生的冬捕方式,拉上来什么鱼就吃什么,用屋里的大铁锅直接炖,一锅鱼,一锅鸡行不行?
哎呀太行了!
我问老常,我们在这里呆一天的话,还有啥好玩的?
老常:咱们这里可有得玩了!旁边的大坡,你们用屁股出溜两遍,就能造一个大雪滑梯滑下来。
哇~老常的理念和我们在日本自然学校的不谋而合。
老常说你们知道吗?屋子边上那条小路,是原来森林小火车车轨!找一个拖拉机头拉着,我们可以玩森林小火车!
在这里帮他配个示意图
林场里没有铺水泥路,万一大巴车进不去,我们可能会坐这种森林小火车,或者干脆来一场深雪徒步走进去。
这个冬天,我们可以和老常多呆一会儿啦!
我们这次想靠近的人很多,另一个还有胡子叔叔。
胡子老师不仅是一个木工,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位设计师。
他从成都搬到长白山,是因为这里的大森林。他做过深山木屋,夏天他要河上建桥,说设计一个课程必须跟环境有关——我明白他在说什么,被自然激发,用心灵创造。
他在木工教室的楼顶建了整整一座游乐场。我们夏天在那里玩投掷游戏,去挑战晃晃悠悠的木吊桥,再去试试望远镜能不能看到远处的长白山。
他的木工教室里摆满了各种作品,有可爱的森林熊闹钟,有在湿地生活的可以展翅飞翔的秋沙鸭,亮起桦木台灯,立刻感觉好像在温暖的森林小木屋里读书。
他做的是有灵魂的木工呀!
我们冬天要做的东西自然也是和大雪森林有关喽,像他开发的因纽特人的防雪盲眼镜,冰车啊,罗盘啊——超适合东北大森林,一进去真的找不到北。
那些从心底里散发出热爱的人是我们在寻找的珍宝。只有热爱,才具备穿透式的感知,无论大人孩子,都会被吸引,被引领,被记住。
同时我也来推荐一下我们自家的珍宝,这次长白山的领队火柴。
就是这个小伙子
拿两件事来介绍一下他。
我们5月第一次去长白山踩点,晚上他读一本书叫山林笔记,读到热泪盈眶。
暑假我发现他就给长白山的孩子搞了个山林笔记读书会。
大家也能想象现在大多数孩子出来玩会抗议任何带“学习”味道的环节 男孩又多,你们怎么样让他们坐下来跟你乖乖读书的?
他说先玩游戏!然后每人一段挑一段自己觉得好玩的部分来读,比如说棕熊啊,鸟儿的故事。
第二个事儿,是我发现他竟然在编辑纪录片。
一个长达十几分钟到20分钟的视频,为什么会让人能够莫名被打动?
里面没有一句属于自己的台词,他只是在观察,记录那些极为平常的镜头,难以被言传的瞬间。
看他部队转业的履历和刚硬外表,你会感叹内心原来这么细腻啊啊啊!
做个总结吧~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我们选择用安静和热爱来带领,今年冬季的长白山,献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