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野圈,四轮摩托车凭借强劲的动力和出色的通过性圈粉无数,但“买得起却上不了牌”的困境让不少爱好者头疼。明明是正规购买的车辆,为何在国内多数地区无法完成登记?哪些地方才能合法体验飞驰的快乐?
四轮摩托车
一、上牌难的核心症结:政策与属性的双重限制
四轮摩托车(常说的沙滩车如ATV、UTV等)在国内上牌难,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政策界定、产品标准与管理规范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1. 机动车身份界定模糊,标准适配性不足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四轮摩托车虽被划入机动车范畴,但国内现行标准体系更侧重传统汽车和两轮摩托车,针对四轮越野摩托的专项标准相对滞后。多数市售产品的设计初衷是越野娱乐,车身尺寸、安全配置(如防撞结构、安全气囊)等难以满足道路行驶的强制性要求,自然无法通过车管所的查验流程。
2. 3C认证与目录准入门槛高
我国对机动车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和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制度,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资质的车辆才能上牌。而市面上大量四轮摩托车,尤其是进口或小众品牌产品,未纳入工信部公告目录,部分甚至未通过3C认证,属于“非标车辆”,直接被排除在合法上牌范围之外。即便部分国产车型符合要求,繁琐的认证流程也让许多厂商望而却步。
3. 地方管理政策的差异化限制
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管理规范,各地对四轮摩托车的态度差异极大。多数城市出于交通安全和道路秩序考虑,明确将其列为“禁止上路”车型,仅少数地区针对特定类型车辆开放备案登记。例如河南邓州、四川苍溪等地虽允许低速电动四轮车备案,但主要针对代步型车辆,专业越野类四轮摩托仍难以享受同等待遇。
四驱沙滩摩托车
二、合法游玩的“安全边界”:这些区域可放心驰骋
四轮摩托车无法上公共道路,不代表没有合法的游玩空间。只要选对场地和区域,就能在合规前提下享受越野乐趣,主要分为两类场景:
1. 专业封闭越野场地-全国通用
经体育部门或相关机构认证的专业越野场地,是四轮摩托车最核心的合法活动区域。这些场地具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专业赛道,部分还承担赛事举办和训练功能,完全符合娱乐与竞技需求。
专业的越野体验场地,这类场地的优势在于“零政策风险”,部分还提供车辆租赁、专业教练指导等服务,适合家庭体验或团队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进入场地前需确认其经营资质,避免前往无备案的野场地。
2. 政策放宽区域的特定场景-需提前核实
少数地区针对四轮摩托车的管理政策相对灵活,在特定场景下允许其合法行驶,如景区内部专用路线: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域广阔的景区,部分允许四轮摩托车在指定非公路区域行驶,作为观光娱乐工具。这类行驶范围有严格界定,需在景区管理处登记并遵守限速要求。
ATV-UTV
三、合规出行小贴士:这些“红线”不能碰
对于四轮越野摩托车爱好者来说,合规是享受乐趣的前提,以下几点必须牢记:
1.坚决不上公共道路,包括城市主干道、乡镇公路等,违者将面临扣车、罚款甚至吊销驾照的处罚;
2.选择合法场地时,优先通过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官网查询认证场地名单,确保权益有保障;
3.在政策试点区域行驶时,务必完成备案登记,随身携带相关证件,遵守当地禁行区域和限速规定;
4.做好安全防护,无论在何种场地,头盔、护具、安全气囊背心等装备都必须齐全,避免安全风险。
随着国内汽摩运动的发展,四轮摩托车的管理政策正逐步完善。目前虽面临上牌限制,但专业场地的规范化和部分地区的政策试点,已为爱好者提供了合法出口。建议大家持续关注工信部公告目录更新和地方政策调整,在合规的边界内尽情享受越野的魅力。(上述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