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点点的灯光汇聚成的“长城”面对肆虐的火势寸土必争,震撼人心。这是你能在上游新闻客户端上看到的重庆的坚韧。
快门咔嚓定格下现代化玻璃幕墙和罗汉寺古建筑的穿越之美,令人称奇。这是大家可以在小红书上感知到的重庆。
报告内容。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全媒体生态越来越丰富的当下,这样的主流媒体与生活方式平台的跨界融合,正催生新的传播价值与合作可能。上游新闻就携手小红书致力于探索跨界融合的新路径。11月21日,2025上游新闻品牌生态大会现场,小红书副总裁、总编辑许磊就带来了双方在内容共创、用户互通、生态共荣方面的合作实践的分享,并和上游新闻一道发布了《小红书重庆观察报告:新视角打开的8D城市》(以下简称《观察报告》)。
小红书副总裁、总编辑许磊。
新视角发现重庆更多的“新”
“曾经,重庆的名片是火锅、小面与朝天门;性格则是火辣和直爽。但在今天,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小红书分享他们对重庆的观察和体验,这座城市的形象正被持续刷新。”在新鲜发布的《小红书重庆观察报告:新视角打开的8D城市》中,“新”是最为亮眼的关键词。
小红书副总裁、总编辑许磊说,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客,大家在小红书上分享的每一份鲜活的个人体验,都在提供理解重庆的新线索,同时也刻画出了8D山城的新面貌。“自此,重庆的8D不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也是城市文化上的。”
《观察报告》显示,去年和今年重庆都是小红书西南地区人气最高的旅游城市,在全国人气最高的旅游城市中排第5名。许磊表示,“同时,从用户的搜索兴趣来说,增速在西南地区保持第一。”
报告内容。图片来源:小红书
其中,“重庆人的浪漫”成为今年和重庆相关的话题词中增长最快的之一,2.5亿的阅读量位列重庆热门话题词Top10。乐观豁达会生活的重庆人,用自己的视角,探索出更多重庆休闲娱乐的方式,也发现了更多专属的浪漫。而年轻人也正在用创造力和新视角发现8D重庆各个角落的新风景。
许磊以《观察报告》中的搜索热词举例提到,“重庆看海”是今年小红书上新诞生的搜索热词,今年搜索量同比猛增7倍。“这并非指向重庆去哪里看海的攻略,而是夏日时分,从长安码头附近的步道拍摄重庆江景。在太阳的反射下,宽阔的江水呈现出蔚蓝色,点缀上江中的桨板、摩托艇和跨江大桥,颇有海滨城市的神韵。”许磊表示,稍后这里也被调侃成了“渝尔代夫”“夏威渝”等“夏日限定”,重庆人对家乡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有“夏季限定”,就有“春季限定”。春天重庆江水水位下降,江堤边的消波块便会露出水面,因其错落的排布方式,就被小红书用户称为“重庆异域方块”“异域星球”,最高的一篇笔记点赞高达1万。
发现重庆新方式当然不止于此。
在小红书上,“为了这扇窗我特意去了趟重庆”同样堪称火爆。小红书用户通过窗户欣赏罗汉寺的古建筑美,神游于窗外树枝缝隙中长江流过的惬意。许磊表示,相关数据显示,仅在今年暑假,小红书就有近150篇相关笔记,每一篇都是一个新角度。
还有重庆解放碑的“反转世界”——有一面天花板能镜像周围的高楼,抬头让人仿佛置身于颠倒的空间里;地铁6号线重庆大剧院站附近,陡坡和对岸洪崖洞等夜景,在小红书用户看来是复刻了电影《爱乐之城》的经典海报。
即便是在李子坝张开嘴“吃”下即将穿楼的轨道列车这样的传统打卡玩法,今年在小红书上相关的笔记发布量同比暴增了40倍,笔记阅读量更是翻了1400倍。
晚到的航班和落地第一顿就吃火锅的执念,更是让“重庆夜宵火锅”成为小红书增速最快的话题之一,相关笔记阅读量同比增加了25倍。与此同时,在小红书上“社区火锅”的相关关键词搜索今年同比翻了7倍,“防空洞火锅”的相关关键词搜索同比增长6倍,“江景火锅”的相关关键词搜索同比增长7.7倍。
市民精神成就城市“新”名片
“新”不光体现在探索8D重庆各种触手可及的风景里,有关这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也会沉淀为它的精神地标,进而转化成一条镌刻市民精神的“新”徒步路线。
2022年8月,极端高温天气下,重庆遭遇罕见的山火。数以万计的武警战士、消防官兵、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志愿者决战山火。上游新闻摄影记者周瑄用航拍镜头记录下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夜幕来临,山火逼近隔离带,灭火队伍,从山脚一直延绵至山顶。从天上俯瞰,左边是熊熊山火沿着隔离带形成的“巨大火龙”,右边是人们头顶的探灯汇聚在一起形成的“星光长城”,画面上这一撇一捺,刚好组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人们用身躯汇聚筑起“防火长城”保卫家园。
“决战山火那一夜,灯光战胜了火光”,连同摩托勇士,成为重庆城市共同记忆。
报告内容。图片来源:小红书
相关数据显示,时隔3年,“重庆山火”依然是重庆本地人在小红书上的高热搜索词,铭记消防员和志愿者的英雄气概和市民的众志成城;年初当海外用户涌入小红书时,重庆山火扑救,成为小红书用户们最爱分享的中国名片之一,今年相关内容的阅读量同比增长163%。
如今,山火的地方,修建起了山火步道,人们去徒步登山的同时,致敬当年的消防员和志愿者,见证生命复苏的奇迹。
小红书用户@我爱吃苹果说“去看看山火那条路,感受当年救火的不易,见证北碚山火后的重生。”另一位用户@卷心菜市场也在小红书笔记里写道“很多残根枯木周围冒起了新芽,嫩枝从黑土里不断钻出来,相信不久以后绿色将重覆这片黑土。”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 任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