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东莞潮玩产业升级报告:潮玩之都,挑战与机遇并存
报告共计:22页
东莞潮玩产业驶入快车道:“中国潮玩之都”的进阶之路
潮流玩具,这个曾经的小众爱好,如今已席卷全球,成为年轻人表达个性与情感的新载体。在这一波浪潮中,广东省东莞市凭借其深厚的制造底蕴与前瞻性的产业布局,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潮玩之都”的称号。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正经历着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蜕变,其潮玩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机遇备受瞩目。
潮玩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我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29亿元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5%。盲盒、手办等核心品类已深度融入年轻消费群体的日常生活。东莞作为全国最大的玩具出口基地,在这一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聚集了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和近150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国内近85%的潮玩产品源自东莞,全球四分之一的动漫衍生品也印有“东莞制造”的标签。从代工国际知名品牌起步,东莞潮玩产业已逐步构建起从设计、打样、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生态体系。
东莞潮玩产业的崛起,离不开其坚实的产业基础与持续的政策赋能。各镇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石排镇作为产值核心,贡献了全市三成的潮玩产值,并成功打造全链条模式;清溪镇精于表面处理工艺;风岗镇成为新品牌孵化与电商基地;茶山镇则以模具与注塑能力见长。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与玩具产业融合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旨在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跃进。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使得从IP设计到产品量产能够高效协同,为潮玩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后端支撑。
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东莞潮玩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应变能力与创新活力。产业形态正从早期的以代工为主,积极向原创设计与自主品牌转型升级。以石排镇为例,其原创IP数量在几年内实现显著增长,运营模式中自主品牌的占比持续提升。一批本土代表性企业凭借独特定位崭露头角:ToyCity依托成熟的供应链,构建了Laura等原创IP矩阵;摩动核聚焦“国风机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微石文化则在金属拼装模型领域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哈一代玩具则在毛绒与智能玩具领域深耕多年。这些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渠道策略,不仅深耕国内市场,更将产品远销至欧美、日韩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抓住了“国潮”崛起与“出海”扩张的时代机遇。
然而,机遇总与挑战并存。东莞潮玩产业在向前迈进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考验。一方面,国际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东南亚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展现出比较优势,这对以代工起家、目前仍占据相当比例的东莞潮玩中低端订单构成潜在分流压力。另一方面,国内以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为代表的同行竞争日益激烈,它们在资本、IP孵化与品牌建设上各具优势。此外,随着盲盒等热门品类监管规则的细化,对产品的合规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促使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望未来,东莞潮玩产业已明确了两大核心发展趋势。其一是IP的多元化运营。企业正致力于通过内部孵化、外部合作、跨界联名等方式,构建丰富且具有生命力的IP矩阵,并通过漫画、动画等内容形式为IP注入灵魂,以此扩大消费群体,增强抗风险能力。其二是全球化扩张的加速。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海外线下门店以及国际知名展会,东莞潮玩正积极走向世界,致力于提升其全球市场影响力与品牌知名度。
综上所述,东莞潮玩产业正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它既拥有全球领先的制造基础与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与外部竞争的加剧。如何进一步强化原创IP的孵化与运营能力,提升品牌附加值,并在全球市场中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将是其从“潮玩制造之都”迈向“潮玩创造之都”的关键所在。这条进阶之路,既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也考验着产业各方的智慧与韧性。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2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