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亿打水漂!人造古镇批量倒闭,谁还敢再碰“文旅造梦”?
创始人
2025-11-18 00:47:00
0

在湖南张家界,有一座投资24亿、耗时八年的古镇,如今却静得连回声都能听见。

票房惨淡、商铺空置、街头无人问津,曾被寄予厚望的大庸古城,如今成了“人造古镇”的又一座废墟。

它本该是张家界夜经济的希望,是延伸旅游链条的旗舰项目。

可谁能想到,日均卖票不到20张、三年亏损超5亿,最后连停车费都成了主要收入来源。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并不是孤例。

从湖南到山东,从江苏到四川,几乎每个城市都想“造”出一个古镇。

可如今,越来越多的“仿古一条街”正在荒废、烂尾、挂牌转让。

那么,人造古镇为什么成了资本的坟场?

01

2016年,是“特色小镇”最火的一年。

那一年,国家政策鼓励地方发展文旅项目,提出要在全国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

于是,从政府到开发商,从旅游公司到地方国资,几乎一夜之间都开始了造梦。

张家界的“梦”叫“大庸古城”。

它背靠国家5A级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张家界等于旅游的天然标签,让无数人以为这是一座“稳赚不赔”的金矿。

于是,地方政府拆旧城、迁居民,企业融资、拿地、招商。

仿明清建筑、石板路、雕花木窗、牌坊、酒肆,每一砖一瓦都按“古风古韵”打造。

当时的宣传语写得极其诱人,复刻大庸千年古韵,重现湘西商贸盛景。

项目文件中写的更直接,年收入预计4.85亿,净利润1.85亿,三年回本。

听起来像是稳赚的买卖。

可没人想到,这个“梦”,烧了二十多亿,换来的是一座空城。

02

2021年,大庸古城正式试营业。

原计划游客白天爬山、晚上看戏、吃夜市、住古镇,可现实却是,游客爬完山就走了。

他们不是不想留宿,而是没必要。

一来景区和古城相隔30公里,来回折腾,二来古城没有核心吸引力。

古镇演艺节目《遇见大庸》对标的是宋城演艺的《张家界千古情》。

结果一比就输了个彻底,宋城选址在核心景区门口,交通方便,大庸古城建在郊区,人气全靠运气。

更离谱的是,演出内容几乎撞型。

一个讲湘西传说,一个讲湘西故事,连灯光风格都相似,游客自然更愿意去那个方便又便宜的。

另一主打项目是3D飞行影院《飞越张界》,但这类体验在全国景区早已烂大街。

游客看一次觉得新鲜,看第二次就觉得无聊。

而真正赚钱的部分商业街区,却早已人去楼空。

商户租金高昂、客流寥寥,大多数商家撑不过半年,最终,古城唯一能稳定创收的,竟然是停车场。

一座投资24亿的古镇,靠停车费活着,这讽刺不需要解释。

03

大庸古城的失败,并非孤例,它只是人造古镇批量倒闭的缩影。

湖南常德的桃花源古镇,砸了50亿,如今杂草丛生。

济南的宋风古城,一期工程拖了五年还没完工。

益阳的江南古城,烂尾停摆,连大门都封着。

全国2800多个在建或已建的古镇项目里,超过一半陷入亏损或停工。

因为他们都掉进了同一个坑,以为复制成功就是成功。

开发商看丽江火了,就照抄丽江;看乌镇赚钱了,就仿一个乌镇;看平遥人多了,就造个“仿平遥古城”。

结果,全国古镇都一个模样,雕花门楼、青石板街、仿古小桥、穿汉服的店员。

差别只在地名,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这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既然到哪都是复制粘贴的仿古街,为什么不去真正的古城?

更致命的是,这些项目的逻辑错了。

旅游的核心,不是建筑像,而是文化活。

只有活的故事、独特的体验,才能让人愿意留下。

乌镇火,是因为它有互联网大会与江南水乡的融合;平遥活,是因为它的古建筑群真实、有历史记忆。

但大庸古城们,只有“外壳”,没有“灵魂”。

04

从投资角度看,“人造古镇”曾是地方政府最喜欢的项目类型。

一来能拉动GDP、刺激就业;二来能包装成文化复兴工程,看起来政治正确又能招商。

但问题是,这些古镇,几乎都被当成地产项目来运作。

开发商先拿地,再做规划,然后通过“文旅+地产”模式卖铺、卖产权、招商。

短期内热闹非凡,长期看隐患重重。

当初张家界大庸古城的融资路径,就是典型的先建再营。

地方融资平台筹钱,上市公司入股,投资商进场,层层加杠杆。

项目未盈利时,利息、人工、维护成本已压得企业喘不过气,结果疫情一来,客流断崖式下跌,现金流全线崩塌。

2024年,大庸古城发展公司只能被迫申请重整,若重整失败,母公司张家界旅游也可能破产。

这场看似“发展旅游”的工程,最后变成了地方债与企业债的漩涡。

05

有人说,大庸古城的失败,是政策的错;

有人说,是疫情打乱了节奏;

但归根结底,是“人造热闹”终究撑不过“真实生活”。

一个好的古镇,不是靠仿古砖和霓虹灯拼出来的,而是靠时间积淀出来的。

它的魅力在于,人气、烟火气、生活气。

今天的游客,不再为“假古风”买单,他们想要的是真实体验。

能坐下来喝茶聊天的街巷,能买到地方手艺的小店,能看到当地人真实生活的角落。

那些只会造景、摆摊、卖门票的“文旅小镇”,终究会被时代淘汰。

从大庸古城到桃花源古镇,这一轮倒闭潮,不只是资本的损失,更是一个时代的启示。

文旅的尽头,不是“复刻历史”,而是“让当下活起来”。

当“人造古镇”一座座沦为空城,也许我们该重新问一句:

旅游业的未来,究竟要造梦,还是回归生活?

相关内容

假如马鞍山的美食被做成了糖...
奶皮子糖葫芦最近爆火 网络上都在感慨 究竟是谁想出来的神奇搭配? ...
2025-11-17 18:21:08
孩子学围棋?不如转向麻将的...
震惊!围棋大师们集体沉默的真相:这项千年智慧游戏,正在被AI彻底颠...
2025-11-17 18:18:44
SPORTS项目资讯 | ...
射击 “四金”姚千寻再夺两银 中国队创一项世界纪录 11月14日的...
2025-11-17 18:18:38
沙漠里藏着湖泊?喀什这片神...
当金黄沙海遇见碧蓝湖水 你能想象在茫茫沙漠中突然出现一片波光粼粼的...
2025-11-17 18:04:54
甘肃一景区今日起恢复正常开...
关于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恢复正常研学活动的通知 尊敬的研学朋友们...
2025-11-17 18:04:15
打卡清单更新中!国家4A级...
重庆4A级旅游景区有望再增3个。11月17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
2025-11-17 18:04:14
上海迪士尼爆了!排队100...
近日,浙江宁波、湖州、嘉兴等地 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 叠加周末形...
2025-11-17 18:04:08
酒店业的未来答卷:效率与体...
当年轻一代消费者步入酒店,他们的需求已不只是一夜的安眠。高效便捷的...
2025-11-17 18:03:49
日本旅游股大跌
11月17日,日经225指数开盘跌0.19%。截至08:15,日经...
2025-11-17 18:03:45

热门资讯

徐海风味指南:感受略咸鲜香的徐... 徐州,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南北交汇点,其饮食文化融合了中原的豪迈与江淮的细腻,形成独特的徐海风味。徐...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红水河畔... 在黔桂两省交界的红水河畔,望谟县蔗香镇以“天然温室”生态禀赋为基,以红色文化为魂,以布依风情为韵,依...
原创 2... 在湖南张家界,有一座投资24亿、耗时八年的古镇,如今却静得连回声都能听见。 票房惨淡、商铺空置、街头...
苏州平江路的水声,是古城最柔软... 沿着青石板路慢慢走,脚下是岁月磨出的温润光泽。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过来,把白墙黛瓦都染上一层蜜色。这时...
串联沪上5万个旅游点位,谁的攻... 记者今天从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域见上海”第一届旅游攻略超级大赛(第一季)今天启动报名。据介绍,该赛事...
越秀地产的湾区雄心:与广州共赴... 伴随十五运活力热潮,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正以一场滨水生活的焕新实践,迈向世界级城市舞台。 作为与城市同...
上海乐高乐园“新皮肤”周六上线... 沪上“积木王国”进入温馨的冬日节庆时间。记者今天从上海乐高乐园获悉,本周六起至2026年1月4日,乐...
老君山雪景爆火背后:一场500... 凌晨1点55分的监控画面里,那片坠落在金顶鸱吻上的雪花,竟在48小时内撬动了5000万流量。当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