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问道,赋能未来。11月7日,为期5天的大方县2025年旅游产业化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专题培训班,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苏州大学完成全部既定课程,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50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充电”与生动的实践“取经”,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本领,为推动大方文旅产业发展、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开班仪式上,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培训学院相关领导对大方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介绍了苏州大学在干部培训、文旅研究、市场拓展等领域的深厚积淀和突出优势。大方县带队领导在动员讲话中强调,全体学员要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悟,力求将苏州的“他山之石”转化为推动大方文旅产业提质升级的“本土良方”。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周密,内容丰富多元,力求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理论教学环节,有关知名专家教授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的核心论述与旅游产业化的实践路径”“全媒体时代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营销”“旅游产业化及县域乡村旅游规划”“文旅产业招商的策略与技巧”“旅游景区网络舆情引导与投诉危机处理”“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前沿热点课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传递了苏州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更引导学员结合大方独特的自然风光、凉爽气候、区位优势、民族文化等资源禀赋,进行对标反思与创新思维碰撞,探寻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方路径。
为使学习成果更加直观、可感,培训班精心组织了多场外出参观教学。学员们走进周庄镇祁浜村,沉浸式体验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完美平衡与独特魅力;来到苏州博物馆、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探访参观古城文化保护呈现出的文旅生态;步入张浦镇金华村,实地考察如何将生态优势、文化底蕴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和农民增收渠道。一幕幕生动景象,一个个成功案例,让学员们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在对比中看到了差距,在交流中启发了思路。
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虽然很快结束,但是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扬帆起航的新起点。学员们纷纷表示,这场跨越千里的学习之旅,是借助东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本土人才队伍素质的关键一步,必将为大方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次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解了渴、充了电、指明了路。”大方县凤山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兼人大副主席黄春桥感慨道,“苏州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旅游不能停留在‘吃老本’上,必须注重业态创新、品牌打造和精细化管理。我们回去后,要好好消化吸收,把学到的‘金点子’转化为‘金钥匙’。”
大方县核桃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兼人大副主席刘基春也表示:“我们乡有很好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但一直苦于不知如何有效包装和推广。这次亲眼看到苏州的成功案例,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据悉,本次培训是东西部协作战略框架下的又一重要成果,旨在通过引入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为大方向“以旅促兴、以旅富民”发展目标迈进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