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华住集团在上海举办2025年华住伙伴大会,吸引近4000名酒店投资者、加盟商、行业伙伴与员工参会。面对全球经济复杂变局,华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季琦演讲中旗帜鲜明地 “坚定地看多中国”,并阐述了以“供给侧改革”为核心的中国酒店业发展新路径。
华住集团(NASDAQ: HTHT;HK:01179)于2005年创立。华住集团旗下经营的酒店及公寓品牌覆盖了从豪华到经济型酒店市场。在国内运营的品牌包括宋品、施柏阁大观、施柏阁、禧玥、花间堂、美仑国际、桔子水晶、美仑美奂、城际、漫心、美仑、CitiGO欢阁、全季、桔子、汉庭、星程、海友、你好、城家公寓、瑞贝庭公寓酒店,另有合作品牌诺富特、美居、美爵、宜必思和馨乐庭公寓酒店等。
据Q2财报数据,华住集团共有12,137家在营酒店,合计1,184,915间客房。Q2总营收64.26亿元(同比增长4.52%),其中中国业务收入达51亿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为15.44亿元,同比增长44.7%。华住集团Q2营收增速已大幅下滑,是去年同期增速的一半,利润却是去年同期的8倍以上,利润跟去年同期比增加了38.44%。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7.36%增长到今年Q2的24.03%,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
在经营指标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Legacy-Huazhu的平均每日房价(ADR)为290元,较2024年同期略降2.0%;入住率为81.0%,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为235元,同比下降3.7%。
尽管华住每日房价、平均可出租房客收入、入住率等都在下降,但季琦依然看多中国酒店市场。
季琦表示,经过三年时间对全国278个地级市的调研,他认为中国酒店业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14亿人口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为酒店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他首次提出中国酒店业三个“三个市场”的概念——发达市场(1线、强2线城市)、省城市场(2线城市)和县域市场(3、4线城市)。县域市场的连锁化率不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这些市场的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完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为酒店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消费能力维度分析,奢侈消费、中产消费和平价消费三个市场并行发展。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他们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推动着酒店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出行成为人们最大的加法和增量,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他们不仅关注住宿的基本功能,更注重体验感和审美价值。
从年龄结构维度观察,青年市场(18-35岁)、中壮年市场(36-59岁)和银发族市场(60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消费特征。季琦谈到:“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在富足环境中成长,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对酒店产品有着更高的审美要求。这种代际变化正在深刻改变酒店业的竞争格局。”
当前酒店行业存在“小散弱、同质化”问题,中国酒店业总客房数超过2000万间,但客房数超过40间的酒店仅占25%,行业连锁化率为40%,三线城市为25%,四线及以下城市为14%。
季琦指出,行业正面临多个叠加机遇,包括存量市场调整带来的资产重估机会、加盟模式推动的供给侧变革、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制造业基础改善供应链质量、以及县域市场潜在空间扩大。
针对投资逻辑的变化,季琦提出“两个‘三好’”标准体系:投资端关注“好位置、好租金、好产品”,产品端关注“好品牌、好物业、好品质”。
季琦认为,华住正在推动五个方面的结构性转变:从微房量到中房量、从单体到连锁、从星级到品牌、从大城市到县城、从房地产配套到投资回报。这些转变构成了酒店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于华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季琦提出三项核心策略:一是“深耕中国”,聚焦本土市场;二是“三位一体”,以品牌为主轴,会员体系与科技为支撑;三是“高质量增长”,以品牌和品质为基础,推动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他总结:“我坚定地,看好中国、看好行业、看好华住。”下一个20年,华住的目标很明确,继续以品牌为主导,旗下品牌在每个细分市场都要做到数一数二,让“中国服务”响彻全球,要让酒店成为人类重要的“美好空间”,不只是“不在家时的住宿场所”,而是能改变中国乃至全世界旅程体验的载体。
下一篇:游客舍不得走,这里有何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