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旅增收不增利:乌镇、古北水镇客流营收双降!
创始人
2025-11-08 04:47:00
0

10月的乌镇,热闹非凡,2000余场古镇嘉年华演出在景区轮番上演,据悉第十二届乌镇戏剧节期间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5%。

当戏剧节的热潮刚落幕,其母公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旅”)发布了三季度报告。

01

极端天气、同质化竞争

带来的财报寒意

前三季度,中青旅的营业收入约80.27亿元,同比增长13.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12亿元,同比减少26.32%。

报告期内乌镇景区接待游客192.97万人次,同比减少10.91%,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减少8.15%,净利润8899.24万元,同比降低20.36%。

与乌镇相比,中青旅另一大王牌古北水镇的日子更难,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双下降,景区接待游客19.77万人,同比减少50.77%,营业收入8601.73万元,同比减少44.29%,净利润-5999.07万元。

对于利润下降原因,中青旅表示是景区经营板块受周边同质化景区竞争及雨季影响,客流量同比下滑导致。

02

客流下滑之下

乌镇仍是古镇旅游的“天花板”

虽然客流量下降,但不可否认乌镇依然是古镇中的“顶流”,其知名度、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依然处于行业的顶端。

乌镇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它跳出了“江南水乡”的单一标签,通过举办乌镇戏剧节和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的顶级活动,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文化高地和科技前沿阵地。这吸引了大量为特定目的前来的游客,形成了强大的差异化优势。

乌镇戏剧节的持续火热离不开由陈向宏(运营落地)、赖声川(艺术把控)、黄磊(公众链接)、孟京辉(先锋视角)组成的核心团队,实现“艺术纯度与商业落地”的平衡,这种多方协同的模式使戏剧节既保持国际艺术水准,又能对接大众市场。

乌镇戏剧节不仅是“看戏”,古镇嘉年华、戏剧市集、艺术展、小镇对话、戏剧工作坊、朗读会等活动,让观众从被动观演变为主动参与,戏剧之外,巡游、即兴、肢体剧、魔术、装置艺术、藏戏、木偶戏、皮影戏、章丘梆子、潮州筝等非遗表演也让游客流连忘返。

乌镇将戏剧节与古镇旅游有机融合,创造出“白天品戏、夜晚观剧、深夜论艺”的文化消费链条,游客参与戏剧节,已经从一个小众的艺术追求,转变为一种有趣的沉浸式体验。

从乌镇戏剧节每年的热度也能看出,"不是游客不爱古镇了,是不爱千篇一律的古镇。"

03

同质化困局

古城古镇的集体困境

乌镇虽在古镇旅游中独树一帜,但整个古镇旅游行业却深陷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大部分古城古镇在建设之初自身就缺乏深厚文化基因,全然奉行“拿来主义”,不仅是建筑风格、餐饮小吃照搬,在国潮风盛行的当下,举办的各类汉服活动都大同小异,大多是拍照打卡,并没有什么可深度参与的体验项目,游客早已心生厌倦。

为了争夺有限的游客资源,许多古镇不得不对景区门票进行打折或者免票,今年4月,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古镇宣布景区工作日票价实施5折优惠(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除外),并推出购买一次古镇景区原价门票终身无限次免费入园的政策。

古镇的核心问题在于体验,门票营销并不能扭转困境。“门票从80元降到30元,客流量是涨了,但景区维护费用跟不上,厕所脏乱差、垃圾堆积、设施损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某古镇景区工作人员透露,增长的客流并没有带动景区二次消费的增长,景区整体的利润反而下降了。

也有景区想要丰富内容,试图模仿乌镇戏剧节,要么陷入“重形式轻内核” 的误区 —— 某古镇曾举办“戏曲节”,却仅邀请当地小剧团循环演出传统剧目,对年轻游客基本没有大吸引力;要么忽视“体验的沉浸感”—— 有的古镇照搬 “戏剧市集”,却将摊位全部交给连锁品牌,售卖与其他古镇无差别的文创产品,游客参与感寥寥。

乌镇的戏剧节不是‘搭台唱戏’,而是让戏剧融入古镇的肌理,游客走在巷子里能偶遇演员即兴表演,这种‘无处不戏剧’的沉浸感,才是模仿者最难复制的核心。

04

没游客又没钱的古镇

还有出路吗

加上游客需求改变,古镇旅游的没落无法逆转,那这些景区只能“等死”吗?

并非如此,资金实力有限的古镇可多策划一些“小快灵”的微型活动,从周末市集、小型音乐会、草坪电影节等开始。这些活动成本低、组织灵活,能持续为景区制造新鲜感,吸引本地及周边游客重复到访。

以低租金或免租金,换取内容。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独立音乐人、非遗传承人长期驻留。他们不仅是租客,更是内容的生产者和吸引流量的IP。他们的创作和故事,会成为古镇最鲜活、最独特的吸引力。

还有采取免租分成模式来丰富景区体验场景,例如景区出场地免3年租金,内容方出轻装置和运营,双方按流水一定比例分成。

当乌镇用文化IP走出“千镇一面”的窠臼时,更多同行却在同质化的泥潭中挣扎。客流下滑、利润收缩、体验单一,早已不是个别古镇的难题,而是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转型阵痛,如果古镇依然墨守成规不去改变,只会更快倒下。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内容资料来源于乌镇戏剧节公众号以及网络 ,版 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分享使用,不涉及商业范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专家:福建舰作战范围覆盖第...
据凤凰卫视报道,福建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开启三航母时代,战斗力与保...
2025-11-07 22:05:24
U17世界杯0-0逼平日本...
U17世界杯0-0逼平日本!实拍新喀里多尼亚球员疯狂庆祝
2025-11-07 21:42:27
布冯晒参加活动视频:邯郸之...
布冯晒参加活动视频:邯郸之行触动我心 相隔千里却如家般温暖
2025-11-07 21:21:32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
2025-11-07 21:13:38
国家移民局、国家网信办联合...
11月7日,国家移民局、国家网信办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
2025-11-07 21:13:23
巴萨官方社媒:欢迎来到Sp...
巴萨官方社媒:欢迎来到Spotify诺坎普球场
2025-11-07 18:41:42
闽侯白沙沉浸式橄榄主题馆月...
福州新闻网11月7日讯(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林鑫 陈何畏)7日,...
2025-11-07 18:09:10
直击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品牌活动——“互联网之光”博...
2025-11-07 17:48:56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负责人:中...
新华社纽约11月6日电(记者杨士龙)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
2025-11-07 17:47:43

热门资讯

探寻小众旅游美景,感受心灵与自... 旅游不单单指地理位置发生移动,更是心灵跟自然展开深度对话,在探寻美景期间,我们再度发觉世界的广阔以及...
登封:从“民宿留客”到“特产圈... 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刘少利 通讯员 王俊杰 10月29日,重阳节,嵩山少室山脚下的登封市大金店镇崔...
雪峰之下的蓝色星辰——瑞士劳特... 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心脏,有一处几乎超越现实的地方——瑞士的劳特布龙嫩山谷(Lauterbrunnen ...
旅游美景:探寻心灵共鸣之地,如... 旅游美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与自然、文化的深度对话。它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在忙...
5金7银6桐,湖南特色文旅商品... 颁奖典礼现场 10月31日,由中国旅游协会、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
山川湖海,治愈心灵!为什么自然... 出行并不只是地理位置上的挪动,更是心灵跟自然展开对话的进程,美丽的景色能够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
长白山在杭举行推介会 浙籍游客... 中新网杭州11月5日电(曹丹)11月5日,以“‘浙’里赴长白 冰雪共‘杭’情”为主题的吉林省(长白山...
急游客所急!4小时“寻包之旅”... “太感谢你们了!真没想到落在停车场的背包还能找回来,里面的证件和贵重物品一样都没少!” 电话那头,...
文化中国行丨赏秋正当时!“文旅... 金秋时节,湖南、山东、河南、陕西等多地依托特色秋景创新“文旅+”模式。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