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试过在机场里逛花园? 不是那种摆几盆花做样子的假花园,是真正能让你忘记赶飞机的那种超大生态花园。 今天白云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运,我盯着直播画面看了半天,最震撼的不是那些高科技设备,而是那个占地近1万平方米的候机区花园。 候机的时候能逛植物园,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太“凡尔赛”了?
说到T3航站楼的设计,那个“羊城花冠”的造型确实挺抢眼。 但我更关心的是,他们怎么想到在航站楼里搞全景航空观景平台? 这不就是给飞机迷们准备的免费观景台吗? 以后送机接机的人说不定会提前三小时就跑去占位置拍照。 还有那个5G智能导航,据说能精准指引到登机口,路痴星人终于有救了。
今天同步开通的还有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白云机场东站,中午12点开始运营。 这意味着什么? 就是说从市区坐城际铁路能直接开到三大航站楼门口。 我算了下时间,从广州塔附近出发,估计半小时就能到机场,这比打
车快多了还省钱。 不过我得吐槽下,这么多交通方式堆在一起,第一次来的旅客会不会直接晕在指示牌前?
全运会第四批门票今天上午10点开售,你们抢到了吗? 这次放出来的项目挺多的,田径、体操、游泳这些热门项目都有。 价格设置倒是挺良心,最低30元就能看比赛,100元以下的票占了一半以上。 但问题是,广东9个城市都有比赛,买了票还得考虑交通住宿,这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说到天气,广州这几天倒是挺给面子。 21℃到27℃的温度,加上点零星小雨,看比赛应该不会太难受。 但11月1号要降温,去看室外项目的记得带件外套。 我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全运会领奖服设计居然把醒狮和烟花结合起来了,这创意你们打几分? 要我说,这比某些国际大牌的设计有特色多了。
消防搜救犬技术比武广东拿了团体冠军,这个新闻可能很多人没注意。 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服从科目满
分,箱体搜救第一名,这些搜救犬是不是比某些选秀节目里的选手还专业? 听说它们每天训练强度超大,果然每个行业做到顶尖都不容易。
教育部公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白名单”这件事,家长群里讨论特别热烈。 47项竞赛活动,每学年最多办一次,这规定能不能真正减轻学生负担? 我表姐家孩子今年刚上小学,她已经开始研究哪些竞赛能加分了。 你们觉得这种限制真的能遏制“鸡娃”现象吗?
神舟二十一号马上要发射了,各系统已经准备就绪。 每次看到这种新闻都在想,咱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发展真是快。 不过我今天最惊讶的是朝鲜试射海对地战略巡航导弹的新闻,7800多秒的飞行时间,这技术参数听起来有点厉害。
爱奇艺、转转这些平台被工信部点名批评,客服热线打不通的问题估计很多人都遇到过。 现在有些平台的客服就像在玩躲猫猫,转接十几次都找不到真人。 要我说,这些大公司是不是该学学海底捞的服务态度?
说到机
全运会门票销售最后阶段,18个项目同时在9个城市开赛。 这种安排倒是方便了各地观众,但运动员可能要频繁跨市比赛。 我突发奇想,要是能有个全运会专属高铁线路,专门接送运动员和观众,是不是会更方便?
T3航站楼里那个“岭南花园”候机区,据说融合了广府文化元素。 现在很多公共建筑都强调文化特色,但有时候会显得生硬。 你们觉得这种文化植入是锦上添花还是多此一举?
看到APM线广州塔站的“湾区好运”主题列车,我突然想到个问题:这些大型活动留下的设施,结束后会怎么利用? 之前奥运会的一些场馆现在就很尴尬,希望全运会的设施能有好归宿。
今天这么多大事挤在一起,广州这座城市的管理能力确实让人佩服。 但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重大基础设施总是和大型活动绑定在一起? 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