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0月29日消息(记者张羲轮 刘一晨 刘晓祺)南海风劲,浪潮奔涌。全长超260公里的深圳海岸线,蜿蜒出一幅生态与繁荣交织的画卷。《行进的海岸线》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于10月29日至30日在深圳举行。
《行进的海岸线》采访团队沿深圳西海岸探寻“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实践足迹
本次活动设置两条采访线路:一条为海上航线,从深圳西部海域登船,沿一条精心设计的航线,探寻深圳作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践足迹;另一条则深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现场,直击展览盛况与前沿科技。
城海相依(央广网记者 刘一晨 摄)
本次活动的直播环节将于30日开始。整个行程得到深圳海事局的大力支持,该局四级调研员杨文川将作为特邀嘉宾随行,为观众解读沿线各节点的创新故事,带领网友沉浸式感受深圳海洋经济的澎湃动能。
海上航线:一条流动的“深蓝”经济链
航线所经之处,串联起多个重要节点:象征旅游与开放门户的蛇口邮轮母港;实现清洁能源“全域加注”、引领绿色航运的蛇口SCT码头;运用AI智能调度、堪称“海上咽喉”的铜鼓航道;全球领先、无人化操作的南山妈湾智慧港;亚洲最大的“巨轮4S店”友联船厂;制度创新高地、诞生“中国前海”船籍港的前海湾水域;直至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深中通道。
深圳港口设施(央广网记者 刘一晨 摄)
在这场海上行程中,观众将直观感受深圳的“海上速度”与“发展质量”。您将看到,船舶如何在AI排期的精准指挥下高效通过繁忙航道;清洁能源LNG如何为过往巨轮便捷“加油”,点亮绿色航运未来;自动化码头如何无声运转,展现“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制度创新如何化为“一小时办证”的便利,吸引全球优质航运资源聚集。
碧海蓝天下,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作业繁忙(央广网记者 刘一晨 摄)
航程的压轴亮点,无疑是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直播将带观众近距离领略这一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的壮丽全景,并深入解读在其建设及运营期间,海事部门如何实施全周期的通航安全保障,确保这条黄金水道在超级工程旁依然安全畅行,以及该通道如何推动“文旅+交通”双航线运行,助力珠江口两岸迈入“半小时生活圈”。
海陆联动:共绘“数智深蓝”新图景
此次《行进的海岸线》直播,不仅是一次海上的探索,更与2025海博会紧密联动。在海博会现场,央广网另一路记者将带您直击展览盛况,探访大国重器与尖端科技。
2025海博会展览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在海洋科技与装备展区,招商局集团将以“百年航程,智领深蓝”为主题,展示从智慧港口到绿色船舶的全产业链实力。在海洋生态与保护展区,朗诚科技的立体监测系统,正为绿水青山碧海银滩构筑起“天空地海”一体化感知网络。在水下机器人展区,鳍源科技的全系列产品,正致力于成为人类通往海洋的智能入口。而在海洋能源展区,中国海油将展示“海基二号”“海葵一号”等大国重器以及海上风电、海水制氢等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小观众正在参观新型LNG船模型(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深海能源装备“海基二号”与“海葵一号”模型亮相海博会(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海洋作业保障技术领域,直播将带您走进中国海洋大学与相关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并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副院长、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郑冰接受采访。他将为我们讲述实验室如何聚焦“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在北斗导航、水下机器人、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微流发电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为走向更深更远的海洋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观众在海博会现场仔细观察水下机器人(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海风已起,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行进的海岸线》直播中感受这片蔚蓝国土上,科技、产业与城市共生的力量。
下一篇:北京飞深圳:亲测省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