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无人机表演。
游客漫步古城欣赏夜景。
代王府前的行进式表演。
古城内的歌舞表演。
游客在大同市博物馆参观游览。
游客在小石子景区挑选木兰文创产品。
悬空寺景区内人流如织。
游客在大同火山群地质公园游玩。
国庆中秋假期,大同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数据显示,全市8家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52.0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125.0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12%、11.69%,全市文旅系统及相关行业部门丰富产品供给,创新惠民举措,优化服务保障,全市文旅市场供需两旺、繁荣有序,各项文旅指标再攀新高。
近年来,大同文旅频频“出圈”。日前发布的2025中国最美城市夜景榜单,大同古城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具特色的现代光影夜景,成功位列全国第20名,成为我省唯一入选该榜单的城市。无独有偶,在8月发布的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百强榜单中,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位列全国第二,展现出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吸引力。
核心景区各展特色
国庆中秋假期,云冈石窟新增“云冈·千年回响——第五届全国壁画大展”等主题展览,吸引国内外游客驻足。为提升游客体验,云冈石窟多措并举优化运营管理: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游项目分流客流,升级多语种智慧导览系统,增设医疗点、移动卫生间等便民设施……同时,景区积极推动文化体验创新,先后推出数字光影展、专题艺术展、明代城防展等精品展览,并开展云冈舞展演、研学活动,增强游客沉浸式互动感受。
“行走的大课堂”大同土林生态旅游景区针对亲子家庭与学生群体,推出“小小地质勘探家”研学活动。景区内,沟壑纵横的地貌如“大地雕塑”,孩子们手持各类勘探工具,观察土层结构、采集岩石样本,在实践中了解黄土高原的生态变迁,在游玩中轻松获取知识。工作人员介绍,假期前两日,该景区日均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两成。
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推出直升机俯瞰、热气球升空、铛铛车漫游、太空舱体验等特色项目,让各地游客尽情游玩。为让游客更好领略火山群地质奇观,提升游览体验感,该景区还在假期推出了公益讲解服务,游客每日10时和15时可前往金山或狼窝山游客中心集合点,跟随景区讲解员体验公益讲解服务。据统计,假期前4天该景区共接待游客超5.8万人次。
此外,恒山景区内推出“云中弦韵——悬空寺小提琴专场音乐会”“北岳同声·浑源同心”歌唱祖国快闪活动,游客在登临悬空寺赏秋日奇峰古建的同时,还能领略不一样的北魏风情。善化寺、华严寺凭借完整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成为古城热门打卡点。
文化活动竞相上演
国庆中秋假期,大同市以“相约大同 潮玩古城”为主题,推出了国庆中秋群众文化系列活动:8000架无人机展演、大型交响音乐会、器乐演奏、魔术变脸、国潮展示等轮番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沉浸式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
在大同古城,大型行进式旅游演艺《如梦大同》如期上演。剧情的跌宕起伏、市井街巷的烟火气息、历史的思考与顿悟等在场景变换与音乐激荡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整场演出让人观之意犹未尽,回味悠长。演出结束时,全体演职人员向观众鞠躬致谢,观众也回之以绵绵不绝的掌声与喝彩。另一边,南城墙关城内的《因为大同》实景演艺,借助城门、城墙等场景,融合音乐剧、舞蹈、武术与高科技手段,生动还原了北魏时期雄浑壮阔的历史风貌,进一步丰富了夜游体验内容,使观众近距离感受到大同历史与人文的厚重。
此外,近郊游、乡村游成为假日出行新选项。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游客瞻仰红色丰碑、缅怀革命先烈;乔沟遗址广场上,《烽火平型关》舞剧传递红色文化;长城沿线古堡群吸引徒步摄影爱好者定格塞上风光;阳高县大泉山、灵丘县桃花山等乡村旅游点,迎来众多游客漫步山间赏秋日美景、品乡村烟火,享受惬意假期。
数字文旅焕发活力
随着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加速应用,近年来,大同紧跟数字化发展浪潮,不断推进VR、AR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推进智慧票务、智慧停车、智慧安防、智慧监管等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文旅产业新生态。
探索更加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文旅新体验,华严寺从沉浸式文旅出发,利用数字化手段和AR等技术,推出了一系列趣味性活动:无论是咖啡杯套上的AR视频,还是国内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大雄宝殿前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热门打卡点,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大雄宝殿被称为“四朝宝殿”,囊括了辽代的地基、金代的殿堂、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画,全国仅此一例。在AR技术的助力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识别大雄宝殿牌匾,以“数字化+实景+本人”的方式,实现与游戏人物及华严寺古建筑的合影。
在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展示大厅,一个个陈列整齐的等比例3D打印佛像展现着数字技术的新发展。今年,“遇见云冈数字公益艺术展”在香港举办,通过3D复原、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千年艺术瑰宝转化为近在咫尺可观看、可感知、可移动、可传承的数字文化体验,这场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展览收获了观众的无数好评。7月6日,全球首个系统性转化云冈数字资产的多媒体数字艺术展览“探弥·云冈:超沉浸数字光影+XR大空间展览”预展在云冈美术馆启幕。以数字建模、感应交互、全域空间投影、LBE大空间等技术为支撑,通过融合灯光矩阵交互、LED光影互动、沉浸式体感互动等形式,让观众在虚拟世界中穿越千年,于佛窟深处仰望精妙造像,“亲历”千年石窟艺术的开凿场景。
数字化技术为文旅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随着“数字+文旅”的深度融合,可感知、可互动、可参与的文化体验空间正在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正在从线下延伸到线上,让更多游客可以跨越时空,领略古都大同的千年之美。
本版文字:李学林
本版图片:王中勋 张占斌 张雁伟 李东宾 韩琨 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