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徐州不带走这些特产?你的旅行才算白来!
创始人
2025-10-27 15:02:17
0

一、早餐摊的 “碳水暴击”:徐州人的一天从 “裹一切” 开始

1. 烙馍:一张薄饼卷尽人间烟火

清晨,徐州的街头巷尾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麦香,那是烙馍摊散发出来的诱人气息。只见师傅站在滚烫的鏊子前,双手熟练地抓起一块面团,在案板上轻轻一搓、一擀,面团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迅速变成了一张薄如蝉翼的面皮。随后,师傅手腕轻轻一抖,面皮便稳稳地落在了鏊子上,瞬间发出 “滋滋” 的声响,边缘也逐渐泛起了微微的焦黄色,不一会儿,一张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烙馍就新鲜出炉了。

这看似简单的烙馍,实则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楚汉相争时,徐州百姓为让刘邦军队吃上饱饭,急中生智发明了这种简捷快速又方便实惠的面食 ,堪称 “汉代披萨”。在徐州人心中,烙馍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薄而有韧性,既能单独食用,又能成为各种食材的 “最佳搭档”。卷上金黄酥脆的金丝馓子,咬一口,“咔嚓” 声在耳边响起,麦香与油香相互交融,让人回味无穷;裹上卤得软烂入味的猪头肉,肥而不腻的油脂慢慢渗进饼皮,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若是再加上一根大葱,蘸上些许酱料,那股子辛辣劲儿瞬间在口中散开,刺激着味蕾,让人忍不住灌上一口辣汤,才算真正解锁了地道的徐州吃法。

在丰县、沛县等地,烙馍卷馓子更是婚丧嫁娶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存在,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传统习俗。如今,即便是在繁华的都市街头,也能轻易寻到烙馍的身影,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食客,成为徐州饮食文化中一张耀眼的名片。

2. 金丝馓子:千丝万缕的酥脆乡愁

与烙馍堪称绝配的,当属金丝馓子。在徐州的菜市场,总能看到馓子摊前围满了老主顾。师傅将揉好的面团搓成细如发丝的面条,再精心地盘成菊花状,动作行云流水,让人不禁感叹这精湛的手艺。随后,将其轻轻放入滚烫的油锅中,刹那间,金黄的 “丝缕” 在油锅里迅速炸开,咸香的味道瞬间弥漫在空气中,勾得人直咽口水。

刚出锅的金丝馓子,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随手掰下一根放入口中,只听 “嘎吱” 一声,脆得仿佛能听见牙齿与馓子碰撞的声音,咸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还带着丝丝麦粉的回甘,越嚼越香。若是将馓子泡在辣汤里,它便会迅速吸饱汤汁,变得软脆交织,口感丰富极了,让人根本停不下筷子。

对于许多在外漂泊的徐州人来说,金丝馓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愁。现在市面上有了真空包装的馓子,保质期长达半个月,方便携带。出门在外,只要拎上两袋,闲暇追剧时,听到包装袋发出 “窸窣” 的声响,徐州的烟火气便一下子涌上心头,那些关于家乡的美好回忆也随之而来。

二、老字号的糖罐密码:从宫廷点心到市井甜蜜

1. 蜜三刀:乾隆盖章的 “徐州一绝”

如果说徐州早餐是碳水的江湖,那徐州糕点便是甜蜜的世界。在徐州的糕点版图中,“老八样” 堪称经典,而蜜三刀更是其中的扛把子。走进徐州的老字号糕点店,那股香甜的气息瞬间便能将人包围,而蜜三刀就静静躺在橱窗里,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方正的蜜三刀,表面三道刀痕整齐而清晰,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金黄色的外皮上,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衣,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轻轻掰开一块蜜三刀,便能看见里面拉丝的麦芽糖浆,如同被封印的时光丝线,芝麻的香气与蜂蜜的甜香相互交织,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咬上一口,先是感受到外皮的酥脆,“咔嚓” 一声,仿佛奏响了一曲甜蜜的乐章;紧接着,内里的绵软与糖汁的香甜在舌尖上缓缓散开,那恰到好处的甜度,甜而不腻,让人仿佛置身于甜蜜的云端,身心都被这浓郁的甜蜜所治愈 。

蜜三刀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年间,相传与苏东坡有关。当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诗酒相会,他抽出新得的宝刀在青石上试刀,留下三道刀痕。此时侍从送来新做的蜜制糕点,苏东坡见糕点表面也有三道浮切刀痕,便随口取名 “蜜三刀”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品尝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 “徐州一绝,钦定贡”,从此蜜三刀名声大噪,成为宫廷贡品,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要做出地道的蜜三刀,工艺可不简单。面团需用麦芽糖和油精心揉制,这样才能赋予蜜三刀独特的风味和韧性。揉好的面团被擀成薄片,再切成规整的小块,每一块都要精准地划上三道刀痕,这三刀不仅是蜜三刀名字的由来,更是决定其口感和造型的关键。随后,这些小块被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此时的蜜三刀就像被施了魔法,原本朴实的面团变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但这还不够,炸好的蜜三刀要立刻泡进滚烫的糖浆里,让每一丝缝隙都充分吸收甜蜜,等到糖浆冷却,糖衣凝结,这才算是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真正成就了蜜三刀 “浆亮不粘” 的独特口感。

2. 小孩酥糖:铁皮盒子里的童年记忆

在徐州,有一种甜蜜能瞬间勾起无数人的童年回忆,那便是小孩酥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州的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叫卖,而他们那标志性的铁皮盒子里,必然少不了小孩酥糖的身影。对于那时的孩子们来说,货郎的到来就像是一场甜蜜的盛宴,而小孩酥糖则是这场盛宴中最耀眼的主角。

长方体的小孩酥糖,安静地躺在花花绿绿的糖纸里,身上还均匀地裹着一层细细的芝麻,宛如一个个精心装扮的小礼物。轻轻咬开一口,只听 “咔嚓” 一声,那层层酥脆的口感便在口中绽放开来,紧接着,麦芽糖芯的香甜瞬间弥漫整个口腔,其中还夹杂着花生碎的颗粒感,丰富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惊喜。小时候,每当得到一块小孩酥糖,总是会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先闻一闻那香甜的气息,再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尝,仿佛这样就能让这份甜蜜停留得更久一些。

如今,虽然货郎的身影已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小孩酥糖却依然坚守在徐州的老字号糕点铺里,成为许多人童年记忆的寄托。在这里,师傅们依旧坚持用传统手法制作小孩酥糖。他们熟练地拉扯着糖稀,那原本软塌塌的糖稀在师傅们的手中不断变换着形状,被拉扯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细,直至泛出珍珠般的光泽,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的活力。随后,师傅们会在糖稀中加入炒得喷香的花生碎,再将其揉匀、切块,最后点缀上鲜艳的青红丝,这样一份充满童年味道的小孩酥糖便新鲜出炉了。咬着手中的小孩酥糖,那熟悉的 “咔嚓” 声再次响起,儿时偷拿糖块被长辈笑骂的场景也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让人不禁感慨万分,原来童年从未走远,它就藏在这小小的酥糖里。

除了直接食用,老徐州人还有一种独特的吃法,那就是把酥糖碾碎撒在汤圆里。当软糯的汤圆在锅中翻滚时,细碎的酥糖融入其中,煮出来的甜汤带着别样的脆粒口感,既有汤圆的软糯香甜,又有酥糖的酥脆浓香,堪称老徐州人私藏的 “豪华版汤圆”,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甜蜜与惊喜 。

三、非遗传承的 “下饭神器”:丁妈妈牛蒡酱的三去六腌九熬

1. 丰县牛蒡:长在沙土地里的 “东洋参”

在徐州丰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沙质土壤如同大自然精心调配的 “营养基”,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食材 —— 牛蒡。这里的牛蒡粗长挺拔,表皮呈淡褐色,光滑而无须根,肉质细嫩少渣,堪称牛蒡中的 “王者”,故而享有 “牛蒡之王” 的美誉。

丰县人对牛蒡的感情,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年间,牛蒡曾是当地人的 “救命粮”。在饥荒岁月里,人们无奈之下,只能挖开土地,取出牛蒡的根,简单煮一煮便用以果腹。谁能想到,曾经用来充饥的普通食材,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养生圈里的 “宠儿”。牛蒡富含膳食纤维,既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又能清热祛湿,排出体内的湿气和毒素,对身体大有益处。丰县人将牛蒡的吃法发挥到了极致,晒干后的牛蒡,被他们用来泡茶,热水一冲,牛蒡的清香瞬间弥漫开来,一杯下肚,浑身舒畅;切片后的牛蒡,与各种食材一起炖汤,那鲜美的汤汁里,融入了牛蒡的醇厚,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营养。

2. 三去六腌九熬:一缸酱里的光阴故事

走进丁妈妈牛蒡酱的作坊,仿佛踏入了一个时光的隧道,这里至今仍沿用着传承百年的非遗工艺,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岁月的沉淀和匠人的心血。

所谓 “三去”,便是去根须、去皮、去老芯,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师傅们全神贯注,小心翼翼。根须和外皮影响口感,老芯则失去了牛蒡原本的鲜嫩,所以只留下最嫩的牛蒡中段,再将其切成均匀的细条,这每一根细条,都是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六腌” 则是一场与时间的对话。师傅们会撒盐腌制牛蒡六次,每次间隔 12 小时。在这漫长的腌制过程中,牛蒡条慢慢褪去青涩,水分逐渐析出,变得柔韧有嚼劲。每一次的腌制,都是在为牛蒡注入灵魂,让它的口感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

而 “九熬”,则是整个工艺的精华所在。一口大铁锅,倒入菜籽油,待油温升高,放入八角、桂皮等十余种香料,瞬间,香料的香气在热油中被激发出来,弥漫在整个作坊。接着,加入牛蒡条和豆瓣酱,小火慢熬九次,每一次熬制,都要熬到酱香四溢才关火晾凉,然后再开火把滋味揉进每根牛蒡里。这九次的熬制,不仅是对火候的精准把控,更是对耐心和毅力的考验。

当牛蒡酱熬好,装瓶密封,一瓶瓶色泽诱人的牛蒡酱就诞生了。开盖的瞬间,油润的酱体中,牛蒡条根根分明,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咬上一口,先是豆瓣的醇厚在舌尖散开,紧接着,牛蒡的清香缓缓袭来,那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微辣版的牛蒡酱,辣度恰到好处,既能刺激味蕾,又不会掩盖牛蒡本身的清香;麻辣版的则更加过瘾,麻与辣的完美融合,让喜欢重口味的人欲罢不能,却又不会烧心。拌面时,只需挖两勺牛蒡酱,那浓浓的烟火气便瞬间弥漫开来,连普通的面条都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变得格外诱人。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半夜追剧时,忍不住开了一瓶牛蒡酱,就着馒头吃,不知不觉竟吃了小半瓶,第二天赶紧又下单三瓶,说是 “囤着才有安全感”,足见牛蒡酱的魅力。

四、装进后备箱的彭城记忆:这些 “土味” 才是硬通货

1. 邳州银杏:飘落千年的养生金叶

霜降过后,邳州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一夜之间,银杏林变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阳光洒下,银杏叶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片片黄金在枝头摇曳,地上则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每一步都踩出清脆的声响,诉说着秋的韵味。

当地的居民们,纷纷带上竹竿、麻袋,来到银杏林,开启一年一度的 “银杏丰收季”。轻轻敲打枝干,银杏果便如雨点般纷纷落下,不一会儿,麻袋就被装得满满当当。这些银杏果,可是邳州人的 “宝贝”。拿回家后,先把外壳剥去,露出圆润的果仁,放在锅里小火慢炒,随着温度升高,果仁逐渐变得金黄,散发着淡淡的焦香,咬上一口,软糯中带着微微的苦涩,随后便是丝丝回甘,那独特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要是讲究些,还能将银杏果制成银杏茶。把银杏叶洗净、晒干,装入茶包,闲暇时泡上一杯,热水刚一冲下,金黄的茶汤瞬间在杯中晕染开来,热气腾腾中,是淡淡的草木清香。当地的老人们,总喜欢在午后,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品着银杏茶,悠闲地聊着天,这便是他们的惬意时光。在他们心中,邳州银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健康的守护者。从东汉时期开始,银杏就扎根在这片土地,千百年来,它不仅见证了邳州的沧桑变迁,还在饥荒年代救过无数人的命。如今,邳州被称为 “长寿之乡”,据说就和当地人常吃银杏果、喝银杏茶有关。每天吃上几粒银杏果,再配上一杯粗茶,仿佛就能把岁月的美好都装进肚子里,享受那份独属于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

2. 窑湾绿豆烧酒:乾隆赐名的 “液体琥珀”

京杭大运河,这条流淌着千年历史的黄金水道,滋养了无数的城镇,窑湾古镇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走进古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酒香,那是老字号酒坊里飘出的窑湾绿豆烧酒的香气,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对古镇记忆的大门 。

在酒坊里,师傅们正在忙碌地酿造着绿豆烧酒。以优质的红高粱为基酒,这是绿豆烧酒醇厚口感的基石。再加入饱满的绿豆,那翠绿的颜色,仿佛给酒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还有冰糖,它的甜蜜为酒增添了一抹温柔的韵味。最关键的,是那 50 余味精心挑选的中药材,每一味都有着独特的功效,它们在酒中相互交融,共同谱写出一曲美妙的 “养生乐章” 。

酿造绿豆烧酒的过程,就像是一场耐心与技艺的考验。“三蒸三酿”,每一次的蒸煮,都让高粱充分吸收水分,释放出醇厚的香气;每一次的酿造,都让酒液在时间的沉淀中变得更加香醇。经过这一道道工序后,酒液被小心翼翼地装入陶坛,窖藏在阴凉的酒窖里。在漫长的时光里,酒液与陶坛相互作用,吸收着陶坛的微量元素,慢慢变得更加柔和、醇厚,就像一位历经岁月沉淀的智者,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当酒坛被打开的那一刻,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淡淡的药香,让人闻之欲醉。酒液呈迷人的琥珀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是被封印的时光精华,又像是流淌的液体琥珀。轻轻抿上一口,酒液在舌尖上缓缓散开,绵甜的口感瞬间征服味蕾,那股温热的感觉顺着喉咙而下,直达心底,尾韵中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窑湾绿豆烧酒,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典故。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途径窑湾古镇,当地官员为了迎接圣驾,献上了这独特的绿豆烧酒。乾隆皇帝看到酒液的颜色如绿豆茶一般翠绿,不禁好奇地问道:“此酒是绿豆烧的吗?” 官员们赶忙回答:“是,是。” 从此,这酒便有了 “绿豆烧” 这个名字,还被列为皇宫贡品,一时间声名远扬 。如今,窑湾绿豆烧酒不仅是徐州人宴客时必不可少的 “硬菜搭档”,更是一种养生酒,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在寒冷的冬日,还是在热闹的聚会中,来上一杯窑湾绿豆烧酒,感受那独特的风味,仿佛就能品味到千年运河的韵味,领略到古镇的独特魅力。

3. 沛县鼋汁狗肉:一碗老汤里的楚汉风云

沛县,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小城,街头巷尾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肉香,那是沛县鼋汁狗肉的独特味道。在老街的肉铺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食客们眼巴巴地望着案板上酱红色的狗肉,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这道传承千年的美食。

老师傅站在案板前,熟练地拿起一块狗肉,用手轻轻一撕,肥瘦相间的肉丝便呈现在眼前,肉丝间带着琥珀色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不凡身世。凑近一闻,浓郁的香料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这鼋汁狗肉,可不是一般的美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末时期。传说,樊哙以屠狗为业,有一天,他偶然得到一只老鼋,便用老鼋的汤来炖狗肉,没想到,这独特的搭配竟成就了 “鼋汁狗肉” 的雏形。那鲜美的汤汁,融入了狗肉的醇厚,让这道美食从此有了灵魂。

如今,沛县的老字号依然遵循着古法制作鼋汁狗肉。精选 30 余味香料,八角、桂皮、花椒、丁香…… 每一味香料都经过精心挑选,按照独特的比例调配在一起。这些香料放入大锅中,加入清水,慢慢熬制,直到汤汁变得浓稠,香气四溢,这便是鼋汁狗肉的灵魂 —— 老汤。新鲜的狗肉放入老汤中,用小火慢炖,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只有那咕嘟咕嘟的炖煮声,和弥漫在空气中的肉香。狗肉在老汤的滋养下,逐渐变得酥烂,却又不失嚼劲,每一丝纤维都饱含着老汤的浓郁味道 。

吃鼋汁狗肉,也有讲究。一定要用手撕着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它的原汁原味。撕下一块狗肉,夹进刚出炉的吊炉烧饼里,那酥脆的烧饼,瞬间被狗肉的汤汁浸润,咬上一口,汤汁四溢,咸香的味道在嘴里炸开,仿佛能听见两千年前刘邦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的豪迈呼喊。这一口,不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对楚汉风云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让人不禁沉醉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里 。

结语:带走的是特产,留下的是彭城的温度

当你收拾行囊,准备告别徐州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时,别忘了将这些带着徐州印记的特产一并装入行囊。它们或许是包装精美的蜜三刀、小孩酥糖,或许是真空包装的烙馍、馓子,又或许是一瓶瓶散发着醇厚香气的牛蒡酱、绿豆烧酒 。这些特产,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徐州这座城市的文化使者,它们带着徐州的风土人情、历史底蕴,以及徐州人热情豪爽的性格,走进你的生活,成为你与徐州之间的情感纽带 。

下次,当你在异乡的某个角落,打开这些特产,那熟悉的味道定会瞬间勾起你对徐州的回忆,让你想起那些漫步在徐州街头巷尾的美好时光,想起与当地人围坐一桌,共享美食的温馨场景。这个端午,别让徐州的味道只停留在舌尖,把彭城的风、彭城的味,一起装进心里、带回家乡,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徐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相关内容

冰壶:中国男队5-6不敌日...
2025年泛大陆冰壶锦标赛昨夜今晨迎来了最后一轮的比拼,中国男子冰...
2025-10-27 01:10:39
原创 ...
1142年1月,南宋名将岳飞与其长子岳云以及部将张宪被害。自此之后...
2025-10-27 01:02:14
原创 ...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下,有一则流传千古的故事。一天夜晚,李世民召见...
2025-10-27 01:01:33
原创 ...
雍齿的命运:从背叛到封侯的奇迹 文/格瓦拉同志 汉高祖刘邦,起...
2025-10-27 01:01:32
原创 ...
美国联邦调查局最近在体育圈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一场针对NBA...
2025-10-27 00:54:21
原创 ...
周五的F1练习赛落幕,数据网站的分析掀开了各车队隐藏的实力版图。 ...
2025-10-27 00:53:08
阿里冈仁波齐景区发布闭园通...
阿里冈仁波齐景区闭园通知 因阿里冈仁波齐景区特殊地理位置及天气多变...
2025-10-27 00:42:49
原创 ...
在了解长征历史的人们中,都知道红军曾经历过一次极为艰难的战斗——“...
2025-10-27 00:32:08
原创 ...
刘渊,匈奴人,北方五胡中第一个称帝的枭雄。以其雄才大略、文武双全的...
2025-10-27 00:02:39

热门资讯

淮安方特双园狂欢:奇幻盛宴与亲... (南京在线 讯)双园狂欢,奇趣启程!日前,淮安方特旅游区打造“淮安方特奇幻夜”和“熊岭奇妙夜”两大主...
北京信誉好旅行社大揭秘:这些零... 旅行中,选对旅行社就像给旅行上了一份保险,能让旅途顺畅又愉快。北京有不少口碑极佳的旅行社,它们零差评...
总在帮平台养客户?旅游小程序帮... 还在为依赖 OTA 平台引流、客户留不住而发愁?旅游小程序就是旅游公司的破局关键!通过专业的旅游小程...
“沣河寻秋·运动禅意”西安乡村... 10月23日,西安高新区“沣河寻秋・运动禅意”一日乡村游线路上线,串联沣河生态、千年古迹、田园采摘与...
潮评丨官方通报,宜快不宜拖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图源:启东发布 10月25日,据江苏南通启东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江苏省...
桂林亲子游玩水桂林亲子游民宿体... 桂林亲子游玩水与东漓古村民宿体验全攻略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座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的城市,不仅拥有令人叹...
原创 为... 广西人对南宁这座首府城市的认同度在一些地方,特别是玉林、梧州、柳州、桂林等地,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可以...
韩国硕士申请哪家强?盘锦留学中... 随着“高性价比、学历认可度高、就业衔接性强”成为留学核心诉求,韩国硕士申请热度在盘锦学子中持续飙升。...
景区关闭公告 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 时序入冬,降雪冰冻天气频发,为保障游客安全,蜂蜜山景区将于2025年10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