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卢思颖)10月24日,2025年“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北京高校专场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拉开帷幕。作为“江苏人才周”苏州引才的核心动作,这场融合了岗位对接、政策服务与文化体验的专场活动,让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北京高校的2026届毕业生,沉浸式感受了苏州“引才留才”的诚意与温度。
2025年“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北京高校专场活动。受访者供图
政企校三方联动 校友、名企现身代言
苏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率先举行。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表示,北京作为全国高等教育中心,每年有超4000名北京高校优秀校友扎根苏州,诚邀学子以苏州为事业新起点,苏州将做好青年学子的合伙人与贴心人,护航其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易表示,苏州与中国人民大学渊源深厚、协作紧密,当前苏州产业蓬勃且人才政策优厚,鼓励同学们把握机遇在苏州施展才华、实现梦想。
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朱迪分享了自己在苏州的奋斗岁月,欢迎学弟学妹与苏城共成长。泰渡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人大附中苏州学校也现场推介,展现苏州与人才双向奔赴、共赢未来的广阔前景。
百家优质单位齐聚 学子带着规划“精准求职”
随后的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现场,百家苏州市链主企业、科研院所、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国有企业、高能级科创平台等优质用人单位集体亮相,带着海量优质岗位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洽谈对接。
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受访者供图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招聘摊位前,不少博士毕业生驻足排队,仔细咨询岗位详情,其桌上不到半小时就叠起了厚厚的一沓求职简历。负责人介绍,研究院长期聚焦高层次人才招聘,与北京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研究院推出的岗位多采用“环境+”创新模式,可适配AI、大数据、生态材料等多个专业的学生群体,极大拓宽了学子们的求职选择,吸引着更多学子主动前来投递简历。
招聘会现场,学子积极与企业沟通交流。受访者供图
记者观察发现,不少学子都带着明确的职业规划,积极与企业沟通交流,北京科技大学研三学生曹雪就是其中之一。主修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她,提前在宣传页上勾选了近10家与自己专业匹配度高的企业,当天在现场逐一进行面试。“这次专场招聘企业类型覆盖面特别全、质量也很高,不仅我找到了合适的岗位方向,一起来的不同专业的朋友也都顺利投递了简历,感觉收获满满。”曹雪笑着说道。
“今天一共投了两三家企业,都聊得很顺畅。”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化技术研究所的王居,主修工程热物理专业,他对苏州的就业环境青睐有加,“苏州经济发展势头好,新兴企业多,能为我提供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而且政府对人才的投入力度大,科研工作能获得更坚实的保障。”他透露,自己早已关注了苏州的重点实验室,希望未来能在相关领域深耕。王居身旁的朋友也表示,自己当天已投递了10家企业。
AI赋能智能招聘 政策服务护航苏州引才
除了传统的招聘洽谈,现场的智能招聘也成为了一大亮点。智能招聘平台FlashOffer的体验区前,不少同学正扫码上传简历,有求职同学表示:“一键投递后,系统直接推荐了多家匹配度高的企业,还标注了岗位薪资和福利,太省心了。”据介绍,为帮助求职学生更快、更准地锁定心仪岗位,智能招聘平台FlashOffer通过企业提前录岗位、学生提前投简历、线上先匹配、线下再对接,借助AI赋能,帮助求职学生更快、更准锁定心仪的匹配岗位。目前,平台已集成超10万个优质岗位、超6万个应届生岗位、近6000家用人单位,为青年人才求职按下“加速键”。
现场同步设置了政策咨询专区和选调生政策咨询台,为求职者提供面试交通补贴、青年人才驿站等政策快速申请通道,助力青年人才求职就业。
青春市集吸引青年学子现场体验。受访者供图
与招聘区的紧张氛围不同,一旁的青春市集充满了江南韵味。同学们沉浸式体验昆曲换装、近距离接触苏绣核雕、挑战“四大才子”趣味问答,丰富多元的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年学子现场体验。
接下来,“校园苏州日”全国秋招还将组织优质用人单位在哈尔滨、南京、济南、西安、成都、苏州等地重点高校,联动开展城市推介及校园招聘专项活动,更大力度集聚青年人才。
编辑 高静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