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天3名驴友失联遇难,低海拔的深圳“望郎归”为何成徒步“险地”?
创始人
2025-10-23 21:08:20
0

10月16日,深圳七娘山“望郎归”徒步路线再度有徒步者失联。21日下午,徒步者钟某军在“望郎归”望夫石的海边已被找到,但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深圳七娘山80天内第3名徒步者遇难。

8月10日,27岁贵州男子蔡磊到深圳大鹏爬山,随后失联。10月18日,有人在深圳大鹏“望郎归”一处山林中发现一具遗骸,经家属辨认确认为蔡磊遗体。

9月6日,58岁男性游客魏某前往深圳七娘山徒步后失联。9月11日,多部门联合搜救找到了该男子,但已无生命体征。

▲钟某军的轨迹图

为何一个低海拔的山峰,会接连发生失联意外?有徒步爱好者回忆,国庆徒步下山时,他们不断遇到迷路驴友,几乎没装备、无对比轨迹和卫星定位。有驴友轻装上阵,由于天气闷热和走错路,“差点心态崩了,这种恐惧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思考。”

一名参与救援的资深户外博主总结,“望郎归”山上小路多,且为火山岩海岸,部分地段甚至存在峡谷地段,有危险的灌木丛、悬崖和海边礁石,若独自进入未开放区域,易迷失、受伤或坠海。10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深圳市大鹏新区了解到,由于园区内未开放区域山高路险,极易发生危险,当地时常发布登山提醒,禁止广大群众进入未开放区域。

徒步爱好者:

国庆下山不断遇到迷路驴友

几乎没装备、无对比轨迹和卫星定位

10月23日,一名参与救援的资深户外徒步博主告诉红星新闻,“望郎归”位于七娘山主峰的东南方向,因山顶岩石形似女子伫立眺望得名。该山峰属于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未开放区域,登临后有绝佳的观海视角,攀登路线以鹿嘴山庄为起点形成环线,全程约10公里,近年来成为户外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望郎归”地势陡峭

据多名驴友总结,“望郎归”有三条常规线路:第一条是下山走海边到大水坑海滩,从大水坑海滩附近的养殖场走回大雁顶科考线的一号景观平台,是条环线;第二条是从“望郎归”下山走东涌方向,终点是东涌湿地公园附近;第三条是“望郎归”原路返回大雁顶科考线四号景观平台。

在“望郎归”容易迷失方向是驴友的普遍反馈。一名徒步爱好者大黄回忆,他和体育生朋友今年9月份爬了一次“望郎归”,因为觉得海拔低,低估了徒步的难度,3人每人只带了3瓶百岁山和1瓶红牛就出发了。最困难的是,他们在反穿悬崖半途水喝完了,“前面又看不见路,回撤的话更难,加上闷热和走错路,我们三人差点心态崩了,这种恐惧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思考。”

大黄介绍,好在路上发现山泉水,他们把空瓶补满,最终才顺利登顶,在山顶遇见补给点。一名国庆刚徒步完“望郎归”环线的徒步爱好者回忆,他们在下山途中,不断遇到第一次爬山、在山里迷路、几乎没有什么户外装备、没有对比轨迹和卫星定位的徒步者。“这条线全长不算长,在徒步App上不到10公里,却是我走过的路线里距离中等、但耗时最久最危险的一条路,非常不推荐新手。”

园区多次发布登山提醒:

山势复杂易迷路,救援难度大

陡坡、岩石、密林成为不少徒步爱好者对“望郎归”的深刻印象。上述国庆登临“望郎归”的徒步爱好者表示,与一般山峰不同,“望郎归”徒步全程很少有平地,且很多地方都非常陡,从登山口处开始就是非常大的环形斜坡,之后基本都是非常险的下坡。“绳索道都不是返程中最难的路,走密林段时,甚至有一处2米以上高的断层,需要踩着岩石的凸起、抓着藤蔓下去的节点。”

▲望郎归

该徒步爱好者回忆,当时他们根本没想着“望郎归”会那么难走,所以慢悠悠地晃上去以后,拍完照发现已经5点,眼看要天黑了,就赶紧动身下山。没想到一路上几乎都是大段大段的下坡,还会有碎石滚下来。“密林走到三分之二时天已经完全黑掉,只能打着手电摸黑走,同行的新手在密林段摔倒,磕碎了牙齿。”

“原以为密林段走完前面尽是坦途,没想到海岸线段更让人绝望。整条路都是石头,不仅高低起伏需要跳来跳去,还有特别大的岩石直接拦在中间,要手脚并用才能爬过去。”该徒步爱好者称,最后走到平地时,两条腿跟灌了铅一样沉,回来后脚趾甲也瘀血空掉了。

提到七娘山徒步容易迷失的原因,上述资深户外博主总结,“望郎归”山上小路多,且为火山岩海岸,部分地段甚至存在峡谷地段,有危险的灌木丛、悬崖和海边礁石,倘若独自进入到未开放区域,易迷失、受伤或坠海。“单独一个人,准备不充分,没有提前规划好路线,都容易出事。”

10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深圳市大鹏新区了解到,由于园区内未开放区域山高路险,极易发生危险,园区时常发布登山提醒,禁止广大群众进入未开放区域。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自然公园”公众号曾发布消息称,一直以来,他们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不断提醒、警示公众,为了生态保护需要和游客自身安全,请大家不要进入未开放区域但依然常有游客不听劝阻自发组织进入未开放区。公园范围广、山势复杂,容易出现迷路、受伤等事故,救援也存在难度大、时间长等问题,需要多部门联合进行救援,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据公园管理处统计,2022年1月至7月期间,园区共劝阻游客进入未开放区域11113名,救援事件17起,救援游客39名。“对于有明确风险提示的地方,请务必遵守规则,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最大限度保护好自身安全,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正确态度。”

红星新闻记者 蔡晓仪 图源于受访者

编辑 张莉

审核 高升祥

相关内容

国家统计局郑重声明!
10月23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办公室发布郑重声明。全文如下: 郑重...
2025-10-24 01:04:45
原创 ...
刘邦在建立西汉政权后,封了7个异姓王和143个列侯。在这些被封的列...
2025-10-24 01:03:24
原创 ...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伟大皇帝,他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远见,成功地让西汉进...
2025-10-24 01:03:05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都不敢挖?...
唠唠秦始皇陵:两千多岁的地下皇宫,为啥没人敢掀它的盖头? 咱今儿...
2025-10-24 01:02:21
原创 ...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四百三十九讲,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授...
2025-10-24 01:01:36
原创 ...
10月1日那天,杨振宁在清华园迎来103岁生日。 窗户上贴着“10...
2025-10-24 00:54:17
香港批准亚洲首档“Sola...
2025年10月22日,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香...
2025-10-24 00:48:24
顶奢酒店越来越多,谁还能撑...
高端酒店密集登场、房价屡创新高 近年以来,中国大陆奢华酒店市场呈现...
2025-10-24 00:48:18
定了,这个公园将打造“AI...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水西公园阿逗智玩乐园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将青少年...
2025-10-24 00:48:12

热门资讯

原创 女... 近日,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在九寨沟旅游时,因为入住阿坝酒店时前台给开错房,在她要求换房时却被酒店工作...
昆明县区赏秋全攻略 | 行走深... 秋末冬初的昆明,褪去盛夏燥热,换上五彩盛装。从五华区的“鸥遇银杏”,到盘龙区古迹与自然交织的“多巴胺...
昆明县区赏秋全攻略 | 盘龙秋... 秋末冬初的昆明,褪去盛夏燥热,换上五彩盛装。从五华区的“鸥遇银杏”,到盘龙区古迹与自然交织的“多巴胺...
2025年西藏藏西北区域文化旅... 2025年10月22日下午,由西藏自治区文旅厅主办、那曲市文旅局承办的“2025年西藏藏西北区域文化...
指尖触绿意,自然育成长——“自... 为让随班就读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园艺魅力,在实践中获得情感滋养与能力提升,近日,一场以“自然探索、动手...
走遍蓝田,2016-2024洩... 现在,接续洩湖村旅拍7上篇。离开村口小商店后,我沿村路上行,直至回到最初进入的路口——那里还有一条未...
顶奢酒店越来越多,谁还能撑起价... 高端酒店密集登场、房价屡创新高 近年以来,中国大陆奢华酒店市场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景象。近五年内,大中华...
定了,这个公园将打造“AI+游...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水西公园阿逗智玩乐园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将青少年户外游乐、研学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深...
名单出炉!肇庆7个项目入选省农... 近日,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发布全省109个农文旅融合 发展重点招商项目, 意向资金需求总额359亿...
告别“价格内卷”,迪拜文旅峰会...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10月22日,迪拜旅游局与领航国际旅游集团携手在上海举办“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