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南岸健身步道,在姚江岸防洪堤的基础上开发建设而成,是宁波市三江六岸中的超长滨水步道,东起三江口,西至海曙区高桥镇民乐村,全长约21公里,用红蓝相间的色彩设计,既醒目又美观,两侧花草树木装扮,集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适合露营、垂钓、漫步、骑行和跑步。
2025年10月,姚江南岸健身步道的高桥镇大西坝村地段,意外走红网络,原因就在于步道两边种植的粉黛子,已到最佳花期,非常梦幻。
粉黛子与步道、草地、姚江和田园相得益彰,草地可露营,姚江可垂钓,风光旖旎,休闲观光好去处。
粉黛子,全名叫粉黛乱子草,又名毛芒乱子草,云雾状花穗,粉紫色,摸上去毛茸茸的,柔软舒适,漫行花海中,恍若置身于梦境里。
大西坝村民多姓楼,宋时从奉化迁来,另有金氏、周氏共居一村,典型的水乡村庄,世代以种植稻谷和蔺草为生。
上凉亭、下凉亭、大西坝旧址、大西坝渡、大西坝翻水站、大西坝新闸,还有长弄堂、普渡庵、三圣殿等众多旧迹,见证着大西坝村的岁月沧桑。
上凉亭的对联云:
雨夕风晨也堪托足,南来北往到此问津。
暂寄足乎欲行且止,请息肩矣少住为佳。
大西坝地处西塘河与姚江相接处,宋代时已有渡口横渡姚江,因地处宁波城西,称为西渡,又名蓝公渡。
时姚江海水倒灌,为了阻咸蓄淡,宋代时在河口修建了泥质坝,称为西渡堰。
泥质坝屡经毁而重修,南宋宝祐六年,即公元1258年,宁波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吴潜拨款重修为石质坝,高大坚固,与姚江对岸通达慈江的刹子港小西坝相对应,故名大西坝。
在水运兴盛的年代,大西坝是连接浙东运河宁波通往杭州的航道要津,历代官员、学子、商贾、军旅、僧道等经此水道南来北往,陆游、黄宗羲、黄汉章等名人途经大西坝,还留下了文字记载。
为了迎来送往官员,在大西坝东侧的姚江边还建了一座3米高的炮楼,每当有官船来临,立即鸣放礼炮以示隆重迎接。
古时船只途经大西坝,需要借助人力和畜力,牵拉船只过坝,艰辛而缓慢。
旁边建有一座官厅,每当官船经过大西坝时,就请官员上岸至官厅品茶歇息,待船只过坝后,再请官员回船继续前行。
公元1664年,张苍水反清复明失败被俘后,从宁波押解杭州,途经大西坝,突然有个和尚掷瓦于舟,又疾行而去,瓦外裹一纸,纸上有字云:“此行莫作黄冠想,静听先生正气歌”,意思是希望张苍水不要变节屈服,保留一身正气,这就是至今流传的典故:“西渡僧掷诗瓦”。
1951年,大西坝旁迎送官员的炮楼被拆除,官厅也不见踪影,千年历史化为尘埃消散。
1958年重建的大西坝闸,电动启闭,改变了船只依靠人力和畜力过坝的历史。
1959年6月,姚江大闸建成后,大西坝完成了阻咸蓄淡任务,转变为排涝泄洪和翻江水入内河,1962年建成的大西坝翻水站,至今仍存。
大西坝经历多次改建,这也是千年历史变迁的缩影。
近年建成的大西坝新闸,规模空前。
大西坝遗址,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赏粉黛,看江景,游古村,不虚一行。
自驾导航:大西坝村,停车位较多,可以免费停车。
公交出行,宁波轨道交通一号线的终点站“高桥西站”出站后,沿河步行十多分钟可以到达大西坝村,宁波火车站南广场始发的156路公交车,环城南路薛家南路口始发的125路公交车,也可以直达大西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