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中,作为区域经济压舱石,河南国资国企服务重大战略、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国资监管效能、加强国有企业党建,不断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河南国资国企“十四五”深化改革、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取得成效,省政府国资委联合河南日报社财经全媒体中心、大河财立方推出“河南国资国企‘十四五’出彩答卷”系列报道。
只有河南
银基动物王国
洛邑古城,“天女散花”表演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万岁山等成为全国文旅融合样板;
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老君山、洛邑古城、应天门等成为文旅新地标……
“十四五”期间,河南聚焦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创意驱动、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27.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4万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8%、7%。
在这背后,一股“国资力量”悄然引领着这场文旅产业的创新突围与品质跃升,通过资源整合、业态创新、科技赋能等系统性变革,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传统景区“潮”起来,推动河南从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产业强省加速迈进。
河南文旅频频“出圈”
台上,身着古装的演员与观众咫尺之遥,悲喜动人;台下,许多年轻面孔泪光闪烁,紧紧跟随剧中人的命运起落。
只有河南
郑州东郊,占地600多亩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56个迷宫般的格子院落,一格一景;21个戏剧、700分钟不重复剧目,演绎黄土地上千古传奇。
2021年开业后,这里1年内曾4次闭园,如今已成为备受追捧的文旅项目。“自2021年6月开城至2025年10月中旬,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累计吸引5500万人次观演,其中省外观众占比80%。”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营销负责人毕超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漫步洛邑古城,身穿汉服的小姐姐们,“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成为一道道风景。
《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
独特风景背后,是洛阳文旅产业的创新蝶变。从《风起洛阳》“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到“汉服经济”火爆全网,再到洛邑古城的《天女散花》表演成为现象级文旅热点……“十四五”以来,多个文化爆款IP让古都洛阳频频“出圈”。
万岁山景区
如果说洛阳展现的是盛唐气象,开封万岁山武侠城则打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宋代武侠江湖”。凭借高密度实景演出与超高性价比,万岁山武侠城被网友称为“中国版迪士尼”和“性价比之王”。
殷墟博物馆
在安阳,“一片甲骨惊天下”引发的文旅潮持续升温。殷墟博物馆新馆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热度居高不下。开馆首年接待观众约180万人次,文化创意产品年收入约1700万元。
“十四五”以来,一系列现象级爆款多点开花,同频共振,共同汇聚成了一股强劲的“河南热”。
古都焕新背后的“关键力量”
这些风格各异的文旅项目为何能频频“出圈”?在其背后,是一场由“国资力量”主导的系统性创新与再造。
电影小镇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旅产业却“大而不强”:有说头、缺看头;有资源、缺转化;有形态、缺业态。究其根源,在于文旅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耐心资本注入。
近年来,河南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在省级与地市级层面加速组建文旅国资平台,系统整合区域文旅资源。2022年3月,河南文旅投资集团正式组建成立;同年1月,洛阳文旅集团揭牌成立;次年4月,新组建的郑州文旅体集团也正式亮相……
银基动物王国,人偶演员与小朋友互动
“自组建成立以来,我们聚焦聚力,抓好大项目,高质高效完成‘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电影小镇两个文旅项目合作并持续赋能。其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已成为全国文旅界的现象级产品;同时,我们助力银基文旅成功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河南文旅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立新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集团以55亿元在管基金规模为抓手,通过“基金+政策+资源+产业”模式,全方位赋能河南文旅企业,累计投资21个项目,撬动逾52亿元社会资本。
开封城墙
开封龙亭
“近年来,我们整合了开封市优质文旅资源,完成了对龙亭、铁塔、天波杨府、开封城墙等景区文旅产业的系统性整合,完成了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组建,有效提升了开封文旅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对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封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凯表示。
龙门古街
在加速资源整合的同时,国资平台也在存量资产盘活上,探索出创新路径。“针对闲置低效国有资源,我们通过开放合作引入优质民企参与,成功激活了一批闲置资源。”洛阳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汝宪告诉记者,以龙门石窟旁的龙门古街为例,通过新建停车场、优化票务中心、引入新业态等,仅半年就实现从门可罗雀到人流如织的转变。
让文化“活”起来、景区“潮”起来
资源整合的同时,如何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传统景区“潮”起来?
走进龙门古街入口的“鲤跃龙门”演艺餐饮主题餐厅,演员们身着华服、手执团扇,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一幅“盛唐市井”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鲤跃龙门》演出现场
“通过《鲤跃龙门》《唐宫乐宴》等沉浸式演艺、《风起洛阳》VR体验,以及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的剧本杀等项目,集团以创新手段让文化可触可感,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赵汝宪表示。
鸡公山景区
“以前来鸡公山主要是看山避暑,今年到处是国风快闪表演。”武汉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
鸡公山景区是河南文旅投资集团旗下景区。该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国风国潮”元素巧妙融入巡游、快闪,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传统,是鸡公山文化“破圈”的关键一招。
当国风热潮激荡山水之间,一场让文化宝藏重焕生机的创新也在同步发生。今年9月26日,宋文化整理研究重大成果——《宋版集萃》(第一辑)发布会在开封举行。
据悉,河南文旅投资集团将以“宋版书”为主题内容,围绕“宋文化”开展深度挖掘与开发利用,打造集仿真出版、数字化保护应用、研学体验、宋美学文创空间运营、宋代典籍博物馆建设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化业态。
数智赋能,解锁文旅新玩法。“我想去洛阳玩两天。”上海游客张先生对着手机说出需求,“一机游河南”小程序的AI小导游立即为他规划行程。
“一机游河南”是河南省文旅厅、河南文旅投资集团打造的河南旅游线上总平台。点开小程序,“豫上美食”“酒店民宿”“线路定制”等模块,覆盖吃、住、行、游、购、娱。此外,该集团打造的“豫文链万物有数”成为河南省首家国资数字艺术平台,权属企业中视新科公司获评专精特新与国家科技型企业。
这场创新变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洛阳文旅集团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12.68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0.25亿元;开封文投集团文旅板块主营收入从2022年约1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6.9亿元,预计2025年底可突破14亿元。
截至2024年底,河南文旅投资集团资产规模由成立之初的21亿元增至142.63亿元、营业收入17.82亿元、利润总额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38%、109%。
未来如何走?
今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并强调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站在新的起点,河南文旅国企已有了具体规划。
张立新表示,新的征程上,河南文旅投资集团将发挥平台作用,以项目为抓手,以产品为载体,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手段,打造黄帝故里、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IP,让更多人在行走河南中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读懂中国。
银基动物王国
其中,郑州方面,做大做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谋划“只有河南”巡演版。银基文旅以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业态场景,提升在全国的影响力。银基待扩建开发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28.7亿元。与文旅头部企业合作,和郑州市、区联动,谋划标志性文旅项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河南特色的文旅场景,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同时,在洛阳、开封、安阳、信阳、南阳等重点地域也将加快重点文旅体项目的谋划与推进。
龙潭大峡谷景区
赵汝宪表示,洛阳文旅集团将从多维度布局推进:对龙门石窟周边进行综合性改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优化周边环境;在山水板块,着力打造龙潭大峡谷、荆紫仙山度假区。此外,演艺方面,围绕大流量景区打造小演艺集群,补足洛阳演艺短板;酒店方面,联动希尔顿格芮、洛阳大酒店等形成酒店集群。
开封御河
开封铁塔
“短期内将快速打造‘龙亭片区(龙亭景区、天波杨府、翰园碑林、御河、爱奇艺乐园)、铁塔片区(万岁山景区、铁塔景区、城墙景区和古城1-5#地块)’两大较成熟的商圈,形成突破性效应,并推动‘景区、街区、酒店、研学、文创’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刘凯表示,未来集团将围绕两大方向推进:一是将集团整体打造成为产业类公司,打造“以文旅产业为依托,建筑产业做支撑,贸易供应链为补充”的产业化综合发展平台;二是坚持以运营驱动流量,以流量反哺收益,实现良性循环。
责编:史健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上一篇:当非遗成为“新风景”
下一篇:租游平台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