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龙井市三合镇三合村古树驿站二楼,手机镜头差点装不下那11棵百年黄杨树的磅礴枝干。驿站“主理人”郭宇杰递来一杯冰镇咖啡,开心一笑:“古树限定款,喝了才算来过G331!”窗外,自驾游客纷纷在百年黄杨树前打卡,这里成了网友热议的“国道打卡胜地”。
他们将古树驿站与国门、望江阁等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龙井市的独特边境自驾旅游风景线。
三十公里外的北兴村,同样洋溢着青春气息。穿过绘有民俗彩绘的巷子,特色庭院里游客欢声笑语不断。2022年,北兴村引进延边不咸山舍文旅有限公司,启动乡村振兴朝鲜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项目。
“你看,这家乡村咖啡厅就是由村里老宅改造而成的。”90后民宿老板张小磊说。当地松茸、老人节、百年古屋等文化元素给了他灵感,后来他们开发各类文创产品,让民宿文化“活”起来。
在凉亭聊天时,00后青年王储向记者谈起了养虾大业。团队通过思想碰撞确定养虾项目,用短视频和直播记录创业历程,讲述乡村故事。
“今年5月,北兴村钓虾馆开业,结果因为爆火,短时间虾就被钓光了。现在,我们计划着再‘重启’养虾大业。”王储说。
村里老人称赞这些青年为“会魔法的年轻人”:张建军和伙伴们在黄杨树下经营咖啡馆,同时练就“飞毛腿”给村民们完成养老保险认证、代缴社保等,还时常为行动不便的村民跑腿办事;养虾团队为虾池安装水温报警器,半夜手机一响便翻墙回塘抢救。
暮色降临,G331国道旁的驿站古树下,串灯如星河般璀璨;北兴村民宿内,灯光温馨闪烁。
有游客在朋友圈感慨:“这里没有‘躺平’的传说,只有年轻人将边疆变成热土的奋斗身影。”对这里的年轻人来说,乡村振兴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古树下的咖香沿着G331国道飘向全国,让虾塘的浪花奏响属于他们这一代的奋斗乐章。
他们在古树下、虾塘边,用青春和创新书写着边疆小村的“硬核浪漫”新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刘源江 文/图
来源:中国吉林网
初审:刘星彤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下一篇:在乌镇,主演一场属于自己的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