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村作为联合国旅游组织第四届“最佳旅游乡村”,与来自全球29个国家的52个获奖乡村代表同台对话,共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保护大计。
理县在联合国旅游盛会亮相(理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次盛会为桃坪村提供了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独特魅力的国际舞台,彰显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会议期间,理县代表团参加了“最佳旅游乡村”颁奖典礼及晚宴,并与各国乡村代表深入交流文化保护、生态旅游等议题。借助这一国际平台,理县向世界推介了桃坪村获评奖项后的崭新面貌和丰硕成果,并展示了羌族刺绣等民族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国际宾客的关注。代表团还实地考察了安吉县竹印象博物馆、“两山”理论发源地余村,学习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桃坪羌寨(理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桃坪村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镇,距离成都仅1.5小时车程,是羌族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村内的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寨房相连、巷道纵横,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供水系统至今仍在使用,被誉为“神奇的东方古堡”。自去年荣获“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称号以来,理县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产业与发展并行”的思路,投资1.5亿元提升基础设施,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产业融合成效显著,桃坪村以“乡村旅游+”为主线,深度融合民俗体验、非遗研学、羌医康养等业态,带动95%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今年已接待游客8.6万人次,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同比增长15%。非遗传承人贾学友表示,碉楼营造技艺体验使年收入增加一成,村民自豪感不断提升。此外,桃坪村通过健全村规民约、培育“羌寨讲解员”等举措,于今年5月获评全国文明村,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在文化保护方面,理县严禁核心区大拆大建,修缮羌寨主体建筑,保留历史肌理。通过提升村博物馆、非遗传习所等载体,吸引7名青年返乡投身非遗事业,“羌碉营造”“羌族刺绣”等115项非遗实现活态传承。在成都工作多年的周礼燕辞职回村专注羌香制作,“现在收入稳定,更能为传承家乡文化出力。”周礼燕说。
桃坪村的辐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理县联动孟屯河谷、毕棚沟等景区,推出“藏羌文化走廊”精品线路,2025年全县已接待游客536.79万人次、同比增长11.5%,境外游客达1.8万余人,激增161%。对外交流“朋友圈”不断扩大,桃坪村已接待美国、新加坡等多国旅行团,并举办阿坝州首届“村晚”活动,在互联网引发海内外热议。
展望未来,理县将推进传统与现代、旅游与民生、本土与世界的深度融合,引入科技手段与管理理念,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理县代表团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国际合作,把桃坪村建设成为羌族文化的世界窗口、生态文明的乡村典范和社区共富的振兴样本,为全球乡村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来源:理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