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后对比图。国网上海电力供图
“王经理,我们从景区办了解到阿婆茶楼要装修升级,你们装修后的用电设备清单有吗?我们来核算下后面你们会不会电不够用。”10月17日,朱家角供电服务中心客户工程师俞志云、王钢和台区经理李春在朱家角古镇西井街上大电量用户逐个进行用电走访,了解商铺的用电需求并进行工作名片的分发。
记者从国网上海电力获悉,为全面支撑朱家角古镇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网上海青浦供电公司聚焦景区风貌融合、供电可靠性提升与民生服务优化,通过电力设施治理与电网升级协同推进,让千年古镇在现代电力保障下焕发新活力,为游客与商户打造“景美电稳”的文旅生活体验。
据介绍,针对古镇粉墙黛瓦、街巷狭窄的独特风貌,电力部门以“电力设施与历史肌理共生”为原则,因地制宜开展专项整治。“我们通过采用非金属绝缘表箱,完成核心区623个沿街及13条弄堂老旧表箱更换,既规避施工对地下供水、排污管道的破坏,又实现表箱与墙面整齐统一。”国网上海青浦供电公司朱家角供服中心区域经理李建宁介绍道。
改造前后对比图。国网上海电力供图
例如,在漕河街、东湖街等重点街区,电力部门累计替换640余米架空线路、拆除53处墙支架,彻底消除“蜘蛛网”现象,让沿街线路“隐身”于屋檐之下,显著改善街区视觉景观。同时,协同镇规建办对11台分支箱进行仿古美化改造,外壳采用防腐木结构,铭牌采用仿木纹工艺,顶部加装仿古歇山顶造型,与古镇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在40条弄堂安装仿木纹安全用电提示牌,使电力设施成为文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电力部门还协助商户完成38处表后线路规范化整治,同步为净水、亮灯等31项市政工程提供快速接电服务,推动古镇实现“线更齐、景更净、夜更美”的风貌提升目标。
改造前后对比图。国网上海电力供图
随着古镇旅游业态升级,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电力部门以“强结构、提容量”为主线,全面提升电网承载能力。将漕河街、东湖街原有16和35平方老旧线路更换为70平方以上大截面电缆,同步升级6800余米表前线缆,线径由4平方增至16平方以上,彻底解决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压质量问题,保障旅游旺季商户可靠供电。
与此同时,针对古镇空间资源紧张特点,定制小型化电缆过渡箱,在北大街、漕河街等地新增35台、更换22台,提升接电灵活性与抢修复电效率,已累计满足28户商户三相增容需求,有效支撑景区业态升级。经改造,漕河街游船码头周边电压质量问题得到根治,北大街、东湖街设备故障率显著下降,商户用电满意度大幅提升。“我们今年又加了一个大冰柜,再也不用为了用电发愁了。”银杏树阿婆粽的老板娘盛女士说道。
为筑牢用电安全防线,电力部门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智能监测+多方共治”体系。自主研发电压质量可视化智能诊断微应用,实现全量用户电压数据动态监控,转“被动治理”为“提前预防”;在109家大功率商户表箱内部署温度监测、谐波分析功能模块,提升设备状态实时感知能力;针对木质建筑密集区特点,试点安装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实现初期火情快速抑制;完成8个点位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电,满足360辆日常充电需求,从源头减少“飞线充电”隐患。
“电力部门的这些举措,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便民利好。”朱家角镇景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徐留春说道。同时,电力部门创新“电力台区经理+弱电整治员+土建施工员+景区网格巡查员+居委志愿者”五方联动机制,完成2010户用户信息核查,实现停电通知短信直发到户;联合开展木质建筑区电力设施巡检,发放317份用电安全告知书,推动78项问题闭环治理,筹划建立涉电工程施工报备制度,确保设施布局合规、风貌统一,杜绝“前清后乱”。
据悉,下阶段,国网上海青浦供电公司将紧抓负荷低谷窗口期,推进北大街居民计量装置改造、西井街电缆过渡箱更新等工程,联合镇政府逐步实施过渡箱、表箱外移,降低运维难度、提升抢修速度。以数字赋能与精益管理擦亮“最江南”文化名片,为长三角水乡古镇电网改造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浦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