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 为何突然火了?
郫县豆瓣翻、晒、露、盖制作工艺发酵场。图据文旅成都
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的歼-10C模型。本报资料图
可乐自动化生产线。图据新都发布
□叶无远
“周末切哪儿耍呢?”“找个厂子耍。”
如今,工厂游似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休假选择。小红书上也出现了很多假期如何工厂游的攻略。位
于浙江宁波、今年爆火的镇海炼化厂,因其壮观的夜景已成为网红打卡点。
根据某出行平台最新发布的2025年国庆旅游数据,高科技与重工业研学游成为市场黑马。其中,航天与汽车工业游的市场关注度占比超过20%,重庆816核工厂、吉利汽车工厂、嘉兴火箭工厂等入围关注度榜单前五。
参观生产线“一趟下来全是知识点”
这不,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中,四川某知名乳业品牌的工厂,聚集了带着孩子的家庭。在这里,他们可以围观智能化挤奶系统和了解奶牛品种、参观生产线。当看着白色的乳液在管道中安静地流淌,被灌装、封盖、贴标,最终成为超市货架上熟悉的商品时,有孩子激动地说:“啊,我们喝的牛奶就是这样来的呀。”
“是这样来的呀。”童言童语,说出了这一行程的意义。
流水线不再是冰冷的机械重复,而是充满现代仪式感。从农夫山泉到可口可乐,从五粮液工厂到新希望牛奶,隔着玻璃观察流水线,看着日常熟悉的商品,在精密仪器设备的控制下,从原料进化为成品。孩子们在这里看到了劳动如何创造价值,“一趟下来全是知识点”;而在井然有序的流水线上,大人们也可能获取了某种解压的“治愈”通感:要是日常工作都这么有序、单纯、高效,那该多好。
参与其中,是从“我吃”到“我做”的实操体验。系上围裙,准备DIY一杯属于自己的汽水,甜度比例、碳酸强弱都可以自己把控,很难不让大人小孩摩拳擦掌,制作一份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作品”。这些互动环节设计得恰到好处,既避开了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又保留了足够的参与感,在原本冷冰冰的机器旁边,给每个人的童心开了“绿灯”,工业生产也有了更多的人性温度。
你吃过“酱油味”“醋味”的冰激凌吗?这种看似“黑暗料理”的跨界组合,恰恰是工厂游最让人期待的彩蛋。当参观者忐忑地尝试第一口酱油/醋味冰激凌,随即露出惊喜而不是惊吓的表情,产品便完成了从调味料到情感载体的升华。这种可感知的跨界创新,作为一种“味觉冒险”,比任何广告语都更能让人记住。让工业旅游的记忆不再停留在视觉层面,而是真正“入味”了。话说,这般“在地”专属产品,若放在日常,你可能并没有想尝试的冲动,但在工厂氛围下,它们就是最让人雀跃的记忆点。
“工业游”卷起了性价比和体验感
“工业游”让不知道身在何处的“甲方爸爸”消费者,成为来品牌家做客的“朋友”,虽浅浅一面,但来都来了,总会多一份连接。
信任感自然流露,自豪感油然而生。把消费者请到工厂,创造了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机会。这种对话,不只是通过展板介绍、讲解,而是透过玻璃看到的现代化生产线,让“高标准”“严要求”从抽象的口号变成眼里的信任。这种“看图说话”产生的信任感,记忆更为深刻。更别说去成都的火箭工厂探访大国重器、去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看硬核战斗机、去领克工厂看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系统,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是对“中国智造”最深刻的情感连接。
你薅的羊毛,是品牌的性价比广告。“工业游”逐渐打破了自己展板游、模型游的刻板印象,“卷”起了性价比和体验感,当抓娃娃机里抓的是本品牌的饮料,当你逛完厂子奉上一碗比餐厅“全家福”更丰富的螺蛳粉,当你开始上手DIY专属冰激凌,当你拿到专属实践证书……真的,不发点现场美图在社交媒体分享,都对不起心思费尽、量大管饱的品牌,以及沉浸于其中乐此不疲的你。消费者感觉是赚到,品牌方确实是赚到,“双赢”何乐而不为?
“工业游”带货,在现场,也在商场。当游客亲手“挤”过牛奶,感受过郫县豆瓣发酵的过程,离开前最后一站,货架上的产品便不再是冰冷的商品,气氛烘托够了,无论产品还是文创,买点回去,那是水到渠成,让行程完美闭环。这种消费冲动,也许还会在超市货架前延时生效。当你面对琳琅满目的同类商品,你的手可能会不自觉地伸向那个曾在车间有过一面之缘、带给自己一个欢乐假日的品牌——有故事的产品,往往被偏爱。
带你体验“四川造”背后硬核实力
9月10日,国务院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报告中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打算”提到,“创新发展工业旅游,弘扬工业文化”。
而关于“工业游”,前有《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四川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明方向、打基础,8月又推出首批43个四川工业研学旅行推荐点位,包括成都、自贡等11个市,涵盖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业遗产、三线建设、轻工纺织等多个工业旅游类别,妥妥满足了从娃娃到大人、从“不明觉厉”到“内行看门道”的花式好奇心,也让游客亲身体验“四川造”背后的硬核实力。
有人说,工业旅游就是从你搬砖的地方,去到别人搬砖的现场。那么,在这种“换场搬砖”的体验中,希望我们带着“放松一下”的期待,走进别人家的车间,然后带着对劳动之美的敬畏,重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