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进入!现场已确认:30岁男子身亡!官方通报详情
创始人
2025-10-10 12:43:27
0

微信又更新了

撤回消息有大变化!

快看看你有没有收到

最新的“后悔药”

现在,撤回消息有新变化了。

“撤回该条消息”和“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

也就是说新增了“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选项,点击后就能直接一次性撤回本次发送的全部消息,不需要逐条操作撤回。

无论是发错的文字信息还是图片内容,都可以批量撤回。这样能有效提升消息撤回效率,解决发错多条消息时的燃眉之急,再也不怕发错消息时手忙脚乱却撤不完的情况了。

有网友表示:

有了这个很放心

能解燃眉之急

赶紧研究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

目前该功能还在

小范围灰度测试

只有极少数用户可以体验

如果你的微信

还没有这个功能

请再等等

等该功能正式开放

关于微信撤回功能我们这里再分享一点冷知识,其实不同的消息类型,撤回的时效也是不同的。

2分钟内可撤回:

目前微信消息,包括文字、语音、表情包、图片、视频、公众号文章、视频号链接、小程序等,都可以在2分钟内撤回,其中文字消息可以在撤回的5分钟内重新编辑。

3小时内可撤回:

Word、Excel、PPT、PDF、MP3、压缩包等文件可以在发送后3小时内撤回。

因此,担心发错照片的话,我们只要换种方式发,即使超过了2分钟也可以撤回。

打开需要发送照片的好友聊天页面,接着点击+号,然后往左滑动,找到【文件】。点击【文件】-【手机相册】,然后选择需要发送的照片,点击发送。

好友收到后,并不能直接显示图片,而是显示如下图的文件:

但是,不仅超过2分钟之后可以撤回,而且在3小时内也能撤回,因此当大家需要发送照片的时候,不妨试试这样做。

长江日报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国庆长假期间,四川甘孜“子龙秘境”有人员不幸坠亡,死者是一名男子。(

此前报道:

四川甘孜“子龙秘境”发生滑坠事故,遇难者遗体由马驮出山

10月8日,

记者

从康定市委宣传部了解到,

10月5日,确有一名男子在“子龙秘境”坠崖身亡。

此前,当地乡政府已发布相关通知,

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进入包括“子龙秘境”在内的未开发区域

,并在进山沿途设置警示标识标牌等向社会公众和拟进山人员告知禁令内容。

据报道,8日当地一名为驴友提供进山服务的司机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子龙秘境”的确发生了驴友坠亡事故,有一人死亡,“他是溜了,摔到了悬崖下”。

随后,记者从该线路终点解放一村一名知情人处获悉,事发于10月5日下午,死者是一名男子,不清楚具体年龄,事发后,其参与了救援。

已将遇难男子的遗体转运出山,“马驮出来的。”

该知情人还透露,事故发生在这条穿越线上一个叫长海子瀑布的地方,这里下山体坡陡峭且湿滑,如果发生滑坠,会落下悬崖。

国庆期间,在这条穿越线路上,还有很多驴友发生了高反、扭伤脚等事故,因此,产生了很多救援费。

“子龙秘境”位于甘孜州康定市捧塔乡,

据康定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提供的通报

,10月5日15时40分许,康定市捧塔乡政府接报,称“子龙秘境”瀑布下方位置,有一名游客不幸坠落悬崖。接报后,捧塔乡政府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联合金汤镇派出所组建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紧急赶赴现场开展救援行动。由于事发区域地处深山,地形极为复杂,通行条件恶劣,救援人员直至10月6日晚间才抵达坠崖地点。

经现场勘查确认,坠崖者为一名30岁男性,已无生命体征。截至目前,遇难者遗体已成功运送出山,其家属也已抵达捧塔乡,相关善后处置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通报还介绍,经进一步核实,此次事故发生地“子龙秘境”位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及金汤孔玉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属于完全未开发区域。该区域无任何人工建设道路,沿途山势陡峭险峻、海拔落差极大,同时受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内通信信号无法完全覆盖,

一旦发生意外,救援难度极大。

▲相关警示标牌。康定市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捧塔乡政府在2025年9月12日便已发布《关于全面严禁进入未开发区域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进入包括“子龙秘境”在内的未开发区域。此前,已通过在进山沿途设置警示标识标牌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及拟进山人员广泛告知禁令内容。10月1日,“康定全接触”微信公众号亦同步对《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了宣传解读。

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

近年来,不少网友晒出到“子龙秘境”徒步的视频和照片,让其成为网红徒步线路。

通报呼吁,广大群众及游客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充分认识未开发区域的潜在风险,严格遵守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发布的禁令与安全提示,坚决杜绝抱有侥幸心理,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开展游览、探险、露营等活动。出行时应优先选择正规开发、配套设施完善、安全保障到位的景区,切实珍爱自身生命安全。

红星新闻、中国新闻网

您看此文用

秒,

相关内容

涉稀土出口管制,中方接连出...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 马晶晶】10月9日上午,商务部接连发布...
2025-10-10 09:08:33
原创 ...
从国军中将到开国上将:陈明仁的传奇人生 文/苗生 1955年,...
2025-10-10 09:08:13
原创 ...
【传奇帝王朱元璋:从放牛娃到开国皇帝的跌宕人生】 在中国历史长卷...
2025-10-10 09:07:33
原创 ...
白帝城托孤的场面,搁在历史长河里,怎么看都让人心头一颤。 那是公元...
2025-10-10 09:07:14
原创 ...
北宋时期将门世家的婚姻智慧:政治联姻中的家族生存之道 在中国古...
2025-10-10 09:07:07
原创 ...
楚国:长江流域的悠久古国(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3年) 楚国是先...
2025-10-10 09:06:42
原创 ...
中国科技突围:荷兰与日本的战略抉择启示录 2023年,荷兰光刻机...
2025-10-10 09:06:21
原创 ...
【洛阳惊变:曹爽与司马懿的生死博弈】 公元249年正月的洛阳城寒...
2025-10-10 09:06:01
原创 ...
名字背后的传奇:从绰号到两弹一星的非凡人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2025-10-10 09:05:38

热门资讯

沈白高铁+G331同步开通 这... 赶在国庆、中秋假期前,沈白高铁与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同日开通,这个假期为沿线景区引来八方游客。...
国庆中秋假期鹤岗旅游热度飙升 国庆中秋假期落下帷幕,据某平台发布的《2025国庆中假期出游快报》显示,黑龙江省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约...
“晴天险”,解开好客山东“流量... 转自:长安街知事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山东在连绵秋雨中迎来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暖心约定”。多家景...
原创 铜... 长途摩旅的路上经过铜仁市,一不留神就在这里待了五天,虽然大部分时间在酒店里吹空调避暑,但早晚还是尽量...
爬上孔子雕像拍照:旅游打卡要有... 评论员 李长需 被骑着打卡拍照,这次遭殃的是“孔子”。 据新京报消息,10月8日,四川德阳文庙内,一...
8天,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亿...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
“潮玩虎头江·狂欢不打烊” 虎... 今年“十一”黄金周,虎林市虎头景区推出“潮玩虎头江·狂欢不打烊”主题文旅系列活动,据统计,十一期间,...
“奔县”凌海!小布达拉宫荣登高... 这个国庆假期, 不少年轻人不再扎堆热门城市, 而是选择“反向出游”, 奔赴县域与小城。 “奔县”成...
五花山色·多彩鹤岗!国庆假期黑... 极目新闻记者 高东起 黄达 通讯员 侯力源 2025国庆中秋假期落下帷幕,据平台发布的《2025国庆...
今年的国庆消费,很不一样 今年假期,想着不去人挤人,决定去稍微小众的云南腾冲。 机票贵到离谱,只好广州→昆明→保山→腾冲,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