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超级黄金周”正式落下帷幕。远途旅行与深度体验取代了走马观花,成为这个假期最鲜明的旅游底色。根据携程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出境长线游同样增势迅猛,多个欧洲目的地订单实现翻倍增长。
订单结构变化的背后,是中国旅客对旅行意义理解的深刻变迁。携程研究院指出,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正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这一价值认同——从热门转向小众,从观光走向沉浸,从规划固定路线转向表达实时情绪。
“窝囊游”兴起:松弛感成为新的奢侈品
“旅游不是为了征服大自然,而是为了与自己和解。”在台州神仙居,乘坐电梯实现“无痛上山”的王先生道出了许多旅行者的心声。这个假期,放弃赶行程、拒绝疲惫感、拥抱低能耗的“窝囊式旅游”持续风靡。
无论是电梯上山、滑梯下山,还是缓降型蹦极或酒店躺平,都成为了松弛型旅客的“舒适区”。在台州神仙居、莽山五指峰、宁波象山灵岩等配备了便捷设施的景区,假期间门票订单同比增幅达20%至100%。
更有一批秉持“省更多的力、看更多的风景”理念的旅客,纷纷选择司导包车游。境内北京包车游订单同比增长75%,四川阿坝等风景胜地包车订单翻倍;出境包车游则呈现深度化趋势,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0%,其中日本市场增长180%,斯里兰卡市场增幅更达300%。
传统的“到此一游”式观光正被环岛骑行、非遗体验、夜游演艺、城市解谜打卡等体验式玩法取代。游客对行程的期待不再局限于景点本身,而更多地转向内容与情绪的满足。
长线深度游走俏,南京上榜国内热门地TOP10
在目的地选择上,长线深度游成为明显趋势。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武汉、广州、青岛、南京和杭州上榜国内热门长途游目的地TOP10。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地整体订单增幅接近30%,越来越多的旅行者选择深入西北边陲与雪域高原,追寻纯粹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人文底蕴。
与此同时,一批小众城市凭借独特魅力成功出圈。携程数据显示,湖北恩施包车游订单增长3倍、山西运城包车游订单增长57%,因“鸡排哥”更加火热的景德镇整体旅游订单量增长近40%。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慢生活节奏,成为了都市人寻求治愈的“心灵马杀鸡”目的地。
江苏在假期期间表现亮眼,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当地主要客源地为上海、北京、杭州、合肥、武汉,热门景区包括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扬州瘦西湖、常州中华恐龙园等。
出行新节奏:分段错峰成常态,夜游经济蓬勃发展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假期分段式错峰出行依然受到欢迎,许多游客通过拼假方式,选择在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发,或在节中、节后开启旅程。
这一理性选择不仅提升了旅行体验,也为消费者节省了可观成本。9月25-30日期间,国内多地酒店花费可省20%;10月3-4日,国内机票单程均价较前两日便宜超30%;节后出发的性价比更高,10月9-10日,上海-重庆、西安-呼和浩特等多条航线较假期降价超5成。截至目前,10月9-10日多地错峰出游订单涨幅明显,石家庄、武汉、西安的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00%、68%和40%。
“夜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游客出行节奏改变的另一个直观体现。假期期间,“夜游”在携程上的搜索热度环比增幅超200%。许多异地旅客在白天游览景点后,又在夜晚品味城市别样的文化脉搏。开设夜间场次的展馆门前大排长龙,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多家场馆夜间热度同比涨超5倍。无人机烟花秀等视觉盛宴也颇为“出圈”,无锡禅意小镇·拈花湾、重庆欢乐谷等景区热度增长超30%。全国举办的300多场大型灯光秀,进一步巩固了夜游作为目的地吸引力关键要素的地位。
出境游持续回暖,入境游表现亮眼
出境方面,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凭借距离近、签证政策便利等优势,成为中国游客首选。欧洲深度游也备受青睐,携程数据显示,冰岛、挪威等地出境订单增幅同比翻倍,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地增幅约七成。
入境游市场同样表现亮眼。随着中国对多国免签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成为假期入境热门客源国。正值中秋时节,外国游客通过亲手制作月饼、编制中秋宫灯、穿着汉服赏月等方式,主动拥抱并沉浸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独特氛围。
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表示:“这个超级黄金周反映出旅游消费的核心转向‘体验’,旅客不局限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渴望‘融入’。这种由表及里的需求变迁,正是中国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的有力证明之一。”
杨展望 孔小芳
校对 胡妍璐